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阿里汽车叫什么_阿里汽车怎么样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阿里入场新能源智能汽车?上汽联合浦东、阿里共同推出智己汽车!2.小鹏汽车是不是感觉被“阿里爸爸”抛弃了?3.不承认造车的华为与高调造车的阿里巴巴4.智己汽车引发刷屏,藏在上汽与阿里身后的浦东新区还有大梦想5.阿里的汽车版图布局已准备好6.阿里鹏达重型汽车怎么样7.长安CS35PLUS所用的AI in Car对比百度系的Car life和阿里系的斑马有啥优缺点?35P的Ai in Car表现如何

1.阿里入场新能源智能汽车?上汽联合浦东、阿里共同推出智己汽车!

2.小鹏汽车是不是感觉被“阿里爸爸”抛弃了?

3.不承认造车的华为与高调造车的阿里巴巴

4.智己汽车引发刷屏,藏在上汽与阿里身后的浦东新区还有大梦想

5.阿里的汽车版图布局已准备好

6.阿里鹏达重型汽车怎么样

7.长安CS35PLUS所用的AI in Car对比百度系的Car life和阿里系的斑马有啥优缺点?35P的Ai in Car表现如何?

阿里汽车叫什么_阿里汽车怎么样

文/Zoe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国家队纷纷走起了高端路线,广汽埃安、北汽ARCFOX、东风岚图之后,长安和华为以及宁德时代也高调宣布要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没过几天,上汽也官宣了。

在有全国第一高楼之称的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投资额高达百亿。其中上汽拿出了54亿,浦东张江拿出了18亿,阿里等出资28亿,上汽与浦东新区持股72%,阿里巴巴持股18%,剩下10%由员工与用户持有。

和其他新造车相比,智己汽车是妥妥的富二代,背后的爸爸们背景雄厚,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这样的条件,好像想不成功都难啊。

但是,这个时候我又要扫兴地说一句但是了,造智能电动汽车这件事,真不是排场越大就越强。尤其是上汽+阿里的组合,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

“国家队”冲击高端,心情可以理解

为啥突然间,几家国有汽车集团都要一窝蜂冲击高端了?其实不难理解。

看一眼几天前的全球上市车企市值排行榜,特斯拉以碾压优势雄踞榜首,蔚来和小鹏都超越了上汽,其他自主车企也都被理想汽车甩在后面。

乘用车销量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蔚来ES6和理想ONE都能挤到BBA的队伍里去了,一台自主车卖三四十万的价格,每个月还能卖出去大几千台,这是几大汽车集团多少年的心愿啊,砸了那么多钱都没搞定,曾经入不了他们眼的几个新造车却做成了。

不管是几年前市场条件不够成熟,还是中国用户以前不识货,反正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事业,“国家队”们都没办成,被新造车抢了先,如今必须借着光赶紧补上。

虽然上汽乘用车刚在广州车展上宣布了走高端路线的R品牌独立,与荣威和名爵并列为上汽乘用车三大品牌,也没能阻挡上汽从整个集团层面推出定位更为高端的智几品牌。

这个已经秘密谋划了19个月之久的项目,首款车型都已经打磨好了,年底就开始冬季测试,明年1月就能全球发布,感觉距离量产交付近在咫尺。

所以上汽这次绝对是有备而来,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找的两个合作伙伴也都很有来头。浦东张江有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技术资源,阿里巴巴则拥有达摩院的技术和阿里云等生态圈。

如此完美的组合,为啥我还要加个“但是”呢?

斑马走过的坑

论眼光,上汽绝对是车企里最好、最有前瞻性的。早在2014年,人家就第一个提出了新四化的概念,而且很快就开始了在后市场、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电商等领域的布局,先后成立了车享、斑马网络、EVCARD、享道出行等业务板块。

只是几年下来,摊子铺得挺大,实际效果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前面提到过智几汽车是上汽和阿里巴巴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就是2014年斑马网络的推出。

6年前斑马的成立,可以说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热潮,2016年7月斑马智行车联方案推出,同时上汽与阿里合作的首款产品荣威RX5上市,第一个月就大卖了2万多台,荣威智能网联SUV的名头一炮而红。

但是在荣威RX5热销的背后,则是上汽和阿里在斑马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开始出现,双方对话语权的争夺战不断升级,两个团队的内部融合效果并不好,最后的结果是斑马团队大洗牌,前任CEO施雪松、CTO黄佑勇、CFO凡莉,副总裁周平、谢平生,首席产品官潘家骅、研发总监谷志磊等相继离开。

所以在智能网联技术最茁壮成长的这两年里,斑马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没有太大提升,合作品牌的拓展也没有太多进展,全都被内耗消磨了。

2019年夏天,博弈终有了定论,阿里巴巴与上汽宣布重组斑马网络,阿里成为大股东,占据了绝对控制权,同时将Yun?OS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网络。今年5月,斑马正式完成与AliOS的战略重组。

如今斑马在上汽的妥协让步之下,终于可以重新出发了,只不过它也错过了最黄金的发展期。

在第三方机构IHS?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在今年1-7月的新车销量市场占比中,百度车联网实际搭载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9%,腾讯占比35%,阿里占比16%,排名末位。

而上汽在冲击智能高端电动车方面,也不是第一次出手了。早在2017年,上汽荣威就宣布要推出一款能够比肩特斯拉的智能电动车,2018年MARVEL?X上市,价格直接杀入20-30万区间,车很惊艳,但是终端表现惨淡。

上市至今,荣威MARVEL?X累计销量只有五千多台,去年底在销量榜单上就找不到它的身影了。MARVEL?X为啥卖不动,至今都是谜。同为自主品牌,同样续航不如特斯拉,比它更贵的蔚来ES8就有人愿意买单。

上汽新四化路上遇到的坑不少

除了与阿里的第一次合作经历了不少坎坷,以及旗下自主品牌冲击高端首战失利,这几年上汽自己在后市场OTO和共享出行方面的尝试,也是同样如此。

主机厂做后市场OTO,上汽也是尝鲜者,2014年就成立了车享,2015年启动车享家,要从维修保养切入,延伸到保险、新车、二手车等业务,布局一个大生态。

只用了两年功夫,车享家直营门店就突破了1000家,成为了行业第一。但是2018年开始,车享家扩张的脚步放慢了,如今在上汽集团的财报中也找不到关于车享家盈利还是亏损的数据,在公开的新闻采访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披露。

而和车享家同时期起步的途虎养车,今年10月工厂店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家店,并且对外表示单店盈利能力良好,工场店单月平均毛利收益在15万以上。

共享出行方面,上汽同样是整车厂中最早涉足的。2016年5月,上汽推出了EVCARD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2018年推出了网约车品牌享道出行,2019年推出享道租车,完整覆盖了分时租赁、网约车和租车业务领域,打造了“新出行综合体”。

但是业界对于共享出行的盈利模式,始终参不透,国外的Uber、国内的滴滴出行,都是出行领域的一哥,都是至今没能实现全线业务盈利。烧钱、靠集团输血也一直是国内出行平台摆脱不掉的现状。

对于上汽旗下这几个出行业务的盈亏情况,也是很难看到公开数据。在2019年集团财报中,有过一段描述,“享道出行在上海、郑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相继开城,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用户已超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以上,用户满意度高达98%。2019年,享道出行还发布了面向企业级租车服务的“享道租车”品牌,已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而分时租赁业务EVCARD的盈亏情况,也没有公开数据,在《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一篇报道中,有未经证实的共享汽车业内人士透露,“EVCARD亏损非常大,具体数字不会小于40亿元。”

共享出行业务不好做,当然不是上汽一家遇到的问题,只是上汽在这个领域的摊子铺得格外大。对于整车厂来说,共享出行啥时候能赚钱,不知道,目前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帮助集团内消化了不少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从2014年他们在全球第一个提出“新四化”的概念至今,在技术、商业形态、对外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深入布局,形成了一颗颗珍珠,但是还没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而如今L项目(也就是智已汽车)就是串起项链的绳子。

这个想法确实特别美好,不过想把这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不是找到了绳子就能办到的,希望这次上汽在踩过了这么多坑之后,能够少走弯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阿里入场新能源智能汽车?上汽联合浦东、阿里共同推出智己汽车!

最新消息称,在C轮5亿美元融资不到半个月,小鹏汽车再获由阿里领投超3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参与投资。。对此,阿里巴巴表示,?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数字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阿里巴巴期待通过对小鹏汽车投资,用其沉淀数字化能力,助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升级。

短时间内如此密集资本动作,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上市前理想汽车。后者在上市前一个月左右时间里,便完成了D轮和Pre-IPO融资,不久即登陆纳斯达克上市。

自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涨,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特斯拉的连续盈利和市值飙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新能源汽车第一次战胜了传统车企,坐上了新旧交替时代第一把交椅。

阿里巴巴之所以这么急于出手,也与其他互联网巨头近期在智能出行场景紧锣密鼓布局有着密切关系。腾讯选择了蔚来汽车并且不断加码,美团则一直是理想汽车忠实拥趸,并且还在最后关头拉上字节跳动,用真金白银径直把理想送到了纳斯达克。随着蔚来和理想相继上市,眼看着其背后腾讯、美团等巨头赚盆满钵满,而且还趁人不备,率先跑入了行业第一梯队。阿里巴巴岂能怠慢,毫不犹豫选择小鹏汽车。

这不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小鹏汽车,在小鹏汽车A轮与B轮融资时,阿里都曾参与,但这次是第一次作为领投方参与投资,据36氪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小鹏这一轮3亿美元融资,几乎就是面向阿里巴巴的,其他投资方只是少量参与。

小鹏汽车是不是感觉被“阿里爸爸”抛弃了?

就在昨天,上汽集团与上海浦东新区以及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共同推出百亿级别的项目,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该项目落户上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成为该园区内又一大型新兴科技项目。

其实关于“智己汽车”的立项之前便已有传言,不过之前被叫做上汽L项目,同时当时也并不知道还有其他方面力量的加入。根据之前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该项目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项目组已经独立成立了一个子公司,主打高端智能化汽车,而阿里巴巴的入局目的似乎也很明显,就是要针对另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的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技术。“智己”在中国古典原著《周易》中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而“智己汽车”的寓意则是要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模式。

根据上汽集团A股的公告披露,公司计划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建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认缴出资为72亿元。基金计划将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

根据公司介绍,智己汽车将投资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者,消费者日常使用智能汽车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将通过AI人工智能自动化处理,该模式将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品牌塑造形象。不仅如此,智己汽车还将成立自己专属的智能出行研究院,该研究院将打造“一横三纵”的国际研发体系,这其中,整车研发中心将作为横轴贯穿全部,而数据驱动中心、智能驾驶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将实现业务方面的贯彻落地

作为目前国内第一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拥有着其他企业所不能比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此次“一号工程”的承办,总公司将从各个子公司抽调人才,目的就是为了要快速抢占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先发高地,这一项目也是继一汽红旗、东风岚图之后的又一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项目,不仅如此,阿里巴巴的入场也将给该项目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承认造车的华为与高调造车的阿里巴巴

何小鹏是不是感觉被阿里爸爸抛弃了?近日有网友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微博下这样评论道。

何出此言?难免令人好奇,我们来从头回顾。

距离C+轮5亿美元融资不到半个月,小鹏汽车便再次获得3亿美元融资,其中领投的,就是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

11月16日,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浦东新区共同投资的造车项目公布,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

对此,何小鹏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两家强大的企业在一个稳定且有利润的市场的跨界且战略深度合作是否会成功?答案肯定是:有不少成功案例。如果将稳定和利润去掉,是否会成功,答案好像是:在国内的科技行业好像没有成功案例,主导权之争带来的体系文化路线执行差异完全无法避免。

同时,他强调:

两年前我就反复说那些广泛且深度且互补的战略合作只是战术价值,战略反而是损失,今天我依然这样认为。但是很多人会持续再持续类似的做法,因为从逻辑上这仿佛是最优路线,成人世界只有选择没有对错,结果,在2年后会再次让时间揭晓。

何小鹏言论一出,其实大家并不奇怪。几位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都是出了名的擅长“口舌之争”。他的话语中,处处透露出对于“智己汽车”的不看好。至于不看好在哪里,实际何小鹏也表达的十分明显。

他认为多家企业合资造车存在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在没有稳定利润的前提下,彼此很难患难与共走到最后,唯有一家资本拥有掌控全局的执行力,当它们面对危机时,才有更好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何小鹏的分析自有其道理,但也有网友表示质疑。再结合先前阿里巴巴的巨额融资,网友们愉快吐槽道:感觉被阿里爸爸抛弃了,有点伤心吧。

至于为什么何小鹏的言论直指“智己汽车”,我们来客观分析一波:

首先,阿里巴巴是小鹏汽车的第二股东,在小鹏汽车上市之后,阿里巴巴的持股比高达13.3%,仅次于何小鹏的27.8%,是小鹏汽车的重要支持者,很显然,阿里巴巴的一举一动都倍受何小鹏的关注。

而阿里巴巴为何要斥巨资投资小鹏汽车呢,这其中也有说法:阿里曾做过一笔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并购,并购价格高达42亿美元,并购对象就是何小鹏的第一个创业项目UC。

很自然的,UC的成功令何小鹏再创业的小鹏汽车直接成为阿里巴巴的投资对象——从公布的财报结果上看,阿里巴巴这波儿投资还是颇有先见之明,迄今为止的账面浮盈超过了300亿人民币,皆大欢喜。

但是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平台的一些“霸王条款”,“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或被认定为垄断。

一石掀起千层浪,这个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的股价,开始应声暴跌,其中阿里巴巴、美团等股价都出现了下跌。

对此,阿里巴巴需要寻求其他机会来拉住下跌的股价——于是,阿里巴巴与上汽、浦东新区等宣布合资100亿造“智己汽车”,从合资金额上看,阿里巴巴发出了这样的一个信号:打算正式进军新能源造车行业。

同时,按照计划,阿里+上汽、华为+长安的合作都将在2021年上市新车,这势必会对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造车新势力造成份额挤压。

再加上作为小鹏汽车大股东的阿里巴巴的举措关系着车企的未来,何小鹏当然会在第一时间紧张起来。

无论是智己汽车,还是华为长安合作的新高端品牌,甚至继续扩充——一汽、东风和长安合资成立了“中汽创智”,北汽新能源则与华为合作量产ARCFOX、广汽新能源品牌“埃安”在2020年广州车展宣布独立——2021年后的新能源领域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从各大车企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一方面它们表现出了积极拥抱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姿态,去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这一领域的无限潜力,甚至可以说,大势所趋!

截止11月23日美股收盘,蔚来汽车市值已超越戴姆勒、宝马,全球车企市值第五;小鹏汽车市超越本田、现代,全球车企市值第十;理想汽车也击败了美国第二大传统车企福特,晋级为全球车企市值榜的第14位。

全球车企的市值榜单,前十五位里,中国独占五席,这五席中,两家为老牌传统车企,比亚迪与上汽集团;而另外三家,则皆为造车新势力,它们(小鹏、理想、蔚来)的总市值更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惊人的1639.1亿美元。不仅如此,威马、合众新能源、天际汽车等车企也纷纷谋求科创板的上市。

我们暂且抛开市值的诱惑,从造车新势力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来看,也是销量喜人——今年10月份,蔚来月销量突破5000辆,理想月销量接近4000辆,小鹏和威马的销量也突破了3000辆——造车新势力销量的崛起意味着其高市值能够正向转变为车企的盈利,令更多人看到了新能源领域的希望。

写在最后

新能源领域的红利让越来越多的车企扎入其中,致使国内该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但相比体量庞大数倍的燃油车市场,才诞生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的新生造车品牌?上汽、阿里本次融资百亿打造的“智己汽车”明显是看到更加具体的市场利好后,才选择入局,但时期已相对较晚,至于市场能否接纳、何小鹏提出的现象又是否一语成谶,还待时间去验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智己汽车引发刷屏,藏在上汽与阿里身后的浦东新区还有大梦想

科技互联网企业与造车企业的边界正在模糊化,除了新势力之外,在汽车新四化的机遇下,科技互联网巨头与传统车企深入合作成为了今年的主流旋律,无论从声势还是科技实力来讲,每一次的合作内容都不可小觑,而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巨头,目前已经在汽车产业中形成多点开花的态势。

文丨AutoR智驾?王硕奇

在汽车新四化拥有独特优势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正在与传统品牌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合作。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上汽和阿里合资造车终于得到官宣,在上海中心观光层,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合资的高端品牌“智己汽车”正式签约,首轮融资达到100亿人民币。

据悉,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定位轿车。“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有媒体报道称,此次融资该电动车项目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占18%,阿里占18%,其他占10%。

相较于此前相关大额融资,造车新品牌首轮100亿的规模可谓是史无前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个技术方,还出现了政府投资方浦东新区,足以见得上海对于渴望汽车转型的决心。

而华为这边也没闲着,这两天也是因为“不造车”频频登上热搜。

最近有关华为造车的消息越来越多,不过华为官方日前重申不会造车,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官方文件中华为甚至提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这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说不造车了,因此,这封信更像是内部的一个警示和态度,更是要求华为人对外要低调。

但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央视《第一发布》节目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正在携手顶尖科技公司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不久之后就会和大家见面。”

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华为深度参与到了整车的研发和设计之中,相比于之前只给整车厂提供软件系统,华为在“造车”上更进一步,据发布会透露华为的LOGO还会在新车的车内露出。

可以说虽然两家对外的声音和态度大相径庭,但华为和阿里做的事情却有着相似的脉络。

上汽与阿里再续的缘分

此前,上汽和阿里就有过一次合作,那就是斑马网络。但是,斑马网络的股权之争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叠加上汽背景让斑马在业务拓展层面遇到一些困难。

作为第三方智能网联公司,上汽的背景让其他主机厂品牌产生忌惮,因此斑马的扩展之路只有个别品牌愿意用零星车型进行试探。

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始于2015年3月,双方各自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了斑马网络。

2016年7月,上汽推出第一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但2020年5月,斑马网络完成战略重组,上汽退出。

阿里将AliOS资产注入斑马网络取得控股权后,张春晖为代表的的AliOS老人回归执掌斑马,这也被外界看成是阿里和上汽的分手。

但阿里并没有停止追逐自己的出行梦,先后布局了包括新势力,打车软件,地图等一些列版图。

而此次与上汽合作出来的“智己汽车”则代表着阿里已经开始分散布局汽车产业链中的生产端,不再满足于作为技术服务商,同时也进一步说明阿里与上汽已经理清双方的关系,开始了新的合作。

华为和阿里相似的角色

目前来说,科技企业与传统造车企业合作的基础有两个原因:一电动化趋势大局已定,二,5G和人工智能即将在汽车行业爆发,产生智能新物种。

现在中国的一线科技公司已经将新一代汽车的研发视为未来竞争的核心产业。

根据智己汽车的介绍,新品牌主要依靠上汽三电核心技术,智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和软件五大创新中心,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顶尖能力。此外与阿里在车联网系统和新零售方面的合作,与英飞凌合资设立IGBT核心部件公司,与宁德时代在新能源电池上形成产业联盟,以及与中移动、华为等在5G技术方面的合作等。

可以说目前的阿里,依然用零售和车联网两项已经成熟的业务作为合资公司的依托。

而反观华为与长安的合作,似乎华为涉及的范围更加广。

目前,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HI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按照徐直军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而值得注意的是长安的动力电池合作企业也是宁德时代。

也就是说两家企业除了自身的不同之外,在车本身来看,也就主要是华为和阿里巴巴的区别,而智己汽车的通信OTA技术也有华为的身影。

但最大的不同是,华为并没有直接参与股权,也没有成立自己的汽车品牌,而是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和不同厂家完成这样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开始,华为先后和东风、长安汽车展开在车联网、智能汽车方面的合作;、

2015年,华为和大众汽车达成合作共同推进车联网研发应用;

2016年,华为与奥迪、宝马、爱立信、诺基亚、高通等企业组建“5G汽车联盟”。

从2018年开始,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也不再仅限于车联网,而是开始涉及自动驾驶领域。

由此来看华为在“造车”能力上要比阿里巴巴更强,但阿里巴巴则具备更强的销售能力和已经成熟的车联网能力。

但不论谁强谁弱,中国科技巨头参与到造车之中来,已经成为确定的事实,在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变革、洗牌的进程中,这些科技企业也想分一杯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阿里的汽车版图布局已准备好

近几年来,网络上不时会发起热烈讨论:“汽车界还需要个全新品牌吗?”而这一次,话题的“主角”轮到了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

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在位于陆家嘴的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举行了一场低调的签约仪式,三方宣布将携手打造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这意味着业界期待已久的“L项目”正式落地。

就在当晚,上汽集团、张江高科相继发布公告,表示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恒旭资本三方将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方认缴出资总额为72?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53.99亿元,张江高科18亿元、恒旭资本0.01亿元。而该笔专项基金正是为了用于和阿里巴巴(含其指定的下属投资主体)合作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即“智己汽车”)。除此之外,一位上汽高层指出:“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达到了100亿元,在新势力造车中是最大的。”?未来,还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资本加入。

也正是在本次签约仪式上,上汽集团披露,大约在三四年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已批准启动了智己汽车整体技术架构规划,并于两年前(2018年)开始了筹备工作,与整车项目同时起步的,还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布局。智己汽车筹备组副组长、上汽零束软件分公司总经理李君表示,零束成立以来做的大量工作,其实都是在为智己汽车服务。而在不久前的一场上汽校园招聘中,智己汽车以“上汽全新智能电动车项目”为名,在各大高校中吸纳年轻人才。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另一部分来自与汽车跨界行业。预计到今年年底,项目人数将达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成倍数增长。

据介绍,智己汽车将于2021年1月在上海、伦敦、CES现场举办三地全球同步连线发布会,发布旗下全新高端汽车品牌及旗下2款车型,轿车(A款车)和SUV各一款。而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智己汽车将携三款产品亮相,并开启旗下首款轿车的预定。

“目前,A款车的内饰设计是三联屏。当阿里加入项目后,会出现更多有趣好玩的软件。通过与用户间的交流及软件升级,我们希望最终这是一辆能常开常新的车。”据上汽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轿车,已经得到了包括上汽美国硅谷技术公司提供的相关支持。“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大家对一直憋着要打造高端品牌的上汽集团和亲自下场“造车”的阿里巴巴其实已经相当熟悉了,反而是这次合作的另一方——浦东新区或许会感到有些神秘。

今年正好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1992年7月28日)至今也已有28年。1999年,上海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张江高科技园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12月,中国(上海)自贸区扩区,张江高科技片区37.2平方公里纳入其中。2017年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

从“高科技园”起步开始,张江科学城经历了孕育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现在的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了由“园区”向“城区”的转变,发展成为“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相较于拥有大批整车及相关零部件企业及其生产基地、F1赛车场、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EVZONE)、国内首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嘉定区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以金融、科技、服务等产业为主的浦东新区在汽车领域就显得没那么有名气了。

不过,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建厂并量产为契机,浦东新区开始积极布局“三电”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并提出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及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现有传统汽车的技术水平,提升零整比,从而形成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按照规划,到2025年,浦东新区到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4500亿元,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达30%。

在本次签约仪式上,浦东新区表示,将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核心技术资源;全球互联网巨擘阿里巴巴将以用户的大数据、达摩院的最新技术、阿里云等生态圈的协同优势,共同为智己汽车全面赋能。

据透露,智己汽车的数据驱动中心、智能驾驶中心连同用户运营中心、品牌运营中心都将落户张江智能园区的核心区,其办公地点位于张江智能园区C位,毗邻大名鼎鼎的阿里“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及多家国内尖端科创公司,而公司对面就是未来张江地标——总高达320米的双子塔张江“科技之门”。张江高科技园区表示,还会为智己汽车的人才引进提供支持,包括落户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同时提供更多政策对接、资源对接、公共服务及综合配套等全方位支持,从而助力其抢占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先发高地。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也承诺将加大在浦东已有项目的投资,包括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上汽国际等企业。

相关人士介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正致力于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交通、金融、医疗等产业,加速芯片等硬件和相关软件应用的研发,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此次,浦东携手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智己汽车”可谓强强联手,不仅会实现对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全面重构,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生态体系,同时也能推进浦东新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助力浦东产业能级倍增和科创功能倍增。浦东希望通过“智己汽车”项目,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用人工智能等领先科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从前期规划看,智己汽车的运作模式已完全脱离传统国企模式,将采用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据透露,上汽集团旗下斑马、联创等企业都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基金多方持股、员工持股的灵活激励机制,而智己的步伐可能会迈得更大。作为上汽孵化出的首家整车创业公司,能否从根本上走出一条颠覆式的创新道路,相信更值得大家的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阿里鹏达重型汽车怎么样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关于阿里巴巴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现在提到阿里巴巴,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里还是淘宝。而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业务涉及面广,除了广为熟悉的电商服务、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支付服务、智能科技、出行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有可能都有它的身影,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

虽然没有互联网头部企业如百度、腾讯等早早地进入汽车互联网领域,但是晚到的阿里巴巴,则更是像一头等待时机的狼,随时出动,一招制敌。

早在14年7月,阿里巴巴携手上汽,宣布要共造“互联网汽车”。而在2015年,阿里巴巴就带来了斑马网络,为汽车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阿里有技术,上汽有品牌,背靠大山好乘凉。斑马网络推出的基于AliOS的互联网汽车开放平台打造的斑马智行,率先在荣威?RX5、荣威RX3、RX8、eRX5等上汽其他自主品牌车型安装,虽然距离当时提出的在2020年前完成600辆新车市场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是贵在尝试和坚持。

有了第一次吃螃蟹的经验,接下来,阿里巴巴在2017年10月成立达摩院,并设立自动驾驶部门。到今年11月参与成立的智己汽车,阿里巴巴这棋局布局的实在是精妙。

选车君观点: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对智能化的程度将会越来越依赖,未来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刻阿里巴巴的入局,时机正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CS35PLUS所用的AI in Car对比百度系的Car life和阿里系的斑马有啥优缺点?35P的Ai in Car表现如何?

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该汽车运用了先进的制造工艺,车子耐开不易坏,拥有完善的售后维修服务。阿里地区鹏达重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6月17日,注册地位于阿里地区北京北路粮食公司商品房,法定代表人为何猛。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汽车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限制的经营活动)。

汽车是个庞大系统工程,里边的功能模块几十个,小的零件成千上万个,厂商的大部分工作,还是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传统三大件上。所以互联网厂商和汽车主机厂做个强强联合,各取所需:汽车厂商需要软件支持,互联网公司需要场景平台,这样一来,汽车厂商的开发成本大大降低,而互联网公司可以在汽车上使用自己公司开发的系统,也能占得市场。 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三巨头,阿里,百度,腾讯三家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车载互联网系统。并且他们背后也分别有不同的自主品牌站队。 阿里系:斑马智行,背靠支付宝,更强在支付,更多的资源,能够打通整个支付环境,这是它的优势。不过微信支付在这方面也在赶超,二者的竞争未来是什么样,难以判断。 百度系:分为两种,一种是轻度的Car life,类似苹果的映射。另外一个是阿波罗,背靠百度的AI部门。个人认为,百度车机系统目前有点好高骛远,同时还有点浅尝辄止。Car life和车的整合程度不够,阿波罗项目想要在车内普及面部识别支付和AR实景导航等类似功能,目前来说又有点遥远。 腾讯系:AI in Car,背靠腾讯的社交体系。腾讯最拿手的就是社交和内容运营了。不管是腾讯地图,QQ音乐,流媒体。包括未来可能实现的微信上车等诸多想法,让腾讯也是BAT大战的一员悍将。 就楼主所问的35P来说,其搭载的AI in Car服务,主要是智能导航,音频内容,语音交互这三大块。智能导航大面儿上的功能就不多说了,我想说说和导航结合比较紧密的亮点。 一个是好友集结,这个功能和位置分享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结合车机系统,显示更直观,开车的时候直接显示在屏幕上。另一个是最后一公里导航,系统能够连接云端数据,帮你找个还有停车位置的停车场,在大城市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QQ音乐和电台服务都是腾讯系特有内容库,对比百度系和阿里系,车机系统应用音乐这块,能和QQ音乐掰手腕的也就只有虾米了,不过阿里系的音乐内容版权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所以说两者上二选一的话,使用QQ音乐算是更靠前一些了吧。 总的来说,语音控制这方面,三家做的其实都不错,但是35P能让车主在平常开车的时候,省一只手去按屏幕,这对于行车安全还是很有帮助的。?

文章标签: # 汽车 # 上汽 # 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