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新能源汽车起火比燃油车快_新能源汽车起火比燃油车快多少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车频频自燃,真的比燃油车更危险吗?2.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不到油车一半,真的吗?3.新能源安全引发关注,数据表明自燃与召回率均低于燃油车4.同为自燃,为什么新能源车比燃油车吓人?文/腾三毛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大多数人印象中,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频发,今夏以来甚至每个月都能在网上见到,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接连起火,让人感觉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相当高。甚至每次起火总

1.新能源车频频自燃,真的比燃油车更危险吗?

2.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不到油车一半,真的吗?

3.新能源安全引发关注,数据表明自燃与召回率均低于燃油车

4.同为自燃,为什么新能源车比燃油车吓人?

新能源汽车起火比燃油车快_新能源汽车起火比燃油车快多少

文/腾三毛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大多数人印象中,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频发,今夏以来甚至每个月都能在网上见到,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接连起火,让人感觉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相当高。

甚至每次起火总能引起吃瓜群众围观,俨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道谈资,并引起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质疑。

不过,近期的一组数字,或许会纠正人们这一认知。

▍“这个锅,我不背”

日前,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表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万分之0.49,2020年是万分之0.26(因新冠疫情总体出行里程减少),而根据公安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万分之1到万分之2。

两相对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起火概率要显著低于传统燃油车,这一结论与人们日常对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率的认知有很大区别。有意思的是,这一组来自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

据了解,我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有关部门已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对纳入平台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实时监控。

本次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建设情况首次公开,其中显示截止2020年9月14日,国家监管平台已经接入车辆347万辆,总里程为1623亿公里。

而截至2020年3月,发生燃烧事故的车辆,有70.9%接入了国家监管平台,其中又有62.9%的车辆,在事故发生10天前,国家监管平台进行了预警提醒。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除了以上数据和结论,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孙逢春院士还发布了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其中多项结论颇具看点。

其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率显著低于国外。2012-2019年特斯拉安全报告表明,每行驶2.8亿公里,就发生一起特斯拉燃烧事故,而2018年-2019年国家监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燃烧事故率是4.47亿公里1次,要显著低于进入中国的特斯拉。

其二,涉及大型车企着火的车辆较少。总体而言,大型车企的技术储备更丰富、安全设计更规范和产品品质更严格,因此起火的概率也会小很多。这与部分新势力车企追求急于上市、急于交付的快节奏,因此忽视了部分产品本身的安全设定有所不同。

其三,着火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较大。截止现在,今年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中,乘用车25辆,占起火车辆46.3%,专用车25.9%,客车24.1%,其他3.7%。

如果考虑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目前近8成的背景,实际起火占比仅46.3%来说,乘用车虽然占比大,但起火概率更小。?而且,乘用车起火容易被外界获知,而客车、专用车的起火,如果发生在企业内部场所,可能更容易被掩盖,而没有被记录下来。?

第四,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这一点与人们的认知基本相符,动力电池中三元锂电池的事故率要显著高于磷酸铁锂,并且一旦出现起火,三元锂电池往往在一瞬间火势就会失控,磷酸铁锂电池则会经历一个过程。

第五,运动状态下着火车辆较多。孙逢春院士报告给出的数据显示,在起火事件中,静置状态占比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第六,2017年及以前出厂新能源汽车事故率较高。越是老的车,越可能没有接入监管平台,而他们的起火概率比后来的车要高。一是因为当初的技术水平差,这一点也较容易理解,任何技术都是从开始走向成熟,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二是一些部件老化,或无人看护。

▍安全痛点

汽车产业中,新能源作为未来革新方向之一,关注度极高,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掀起巨大波澜,以至于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注持续走高,也给新能源车企带来很大压力。而实际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看,相比传统燃油车的起火几率,新能源汽车反倒是比较低的。

不过我们不能否认,目前不少新能源乘用车采用三元锂电池,一旦起火,短时间内火势异常迅猛,驾乘人员逃生的“时间窗口”很小,或许这才是人们更为担忧的。

(三元锂电池针刺测试,瞬间起火爆燃)

实际上,三元锂电池一次次让人神经紧绷,起火、爆燃事故不断,天性热稳定性差、安全性差是行业公认的事实,先天劣势频繁被触发,常常挑战用户的安全底线,严重打击了计划购买电动车用户的信心。用户和汽车厂商大多选择了“痛并快乐着”。

相较之下,比亚迪今年推出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保证优秀性能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便是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磷酸铁锂材料本身的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材料在分解过程中不释放氧气不易起火的四大优势,也会延缓火势的蔓延。

目前,工信部已发布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方案中,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提醒驾乘人员;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等。新标准的实施,也能够进一步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车频频自燃,真的比燃油车更危险吗?

新能源纯电汽车,无论是从0起步还是行进间加速,它的加速一般都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快。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只是因为电机扭矩相比燃油发动机更大,而且可以瞬间爆发。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首先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是由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共同组成,其中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由驱动电动机及调速器控制装置等组成;而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是为电动汽车的变速和方向变换等设置的,它的作用是控制电节能环保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完成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其次,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而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随之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工作。

通俗一点来说,无论是同步电机还是异步电机,都是通过定子产生的磁场力影响转子的磁场力,来驱动转子旋转的。好比小时候玩过磁铁,肯定会了解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个原理,而磁铁的磁场是固定的,所以引力或者斥力是固定的。

而电机通过电磁感应让定子或转子产生磁场,这个磁场跟电流大小成正比,所以定子或转子的磁场大小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是可变的。而电流的变化可以很快,通电瞬间就可以变成最大电流,所以磁场可以瞬间建立,带动转子运动,这个时间就要比内燃机快很多,就导致了电机可以很快的达到高转速,也就是扭矩的峰值区间。另外,现在的电动车一般都是单速变速箱,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趋向于传统燃油车变速箱的叫法,科学的说,电动车的变速箱只是一个减速器,也就相当于变速箱中的一个档位。

所以说这就造成了普通燃油版车辆在正常起步的时候,它与新能源车辆相比较,起步速度相对较差; 同时在坡道行车的时候,纯电车型在坡道通过性能也会更好。

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不到油车一半,真的吗?

哈喽哈喽大家好,入夏以来,燥热的天气让人十分烦躁,也让不少车开始“着急上火”,最近理想ONE和小鹏G3自燃事件就闹的沸沸扬扬,也再次让大家的目光聚焦在电动车安全问题上。

后台有不少小伙伴提问,身处限牌城市,电动车已经成为购车的唯一选择,但网络上总有关于电动车自燃的报道,感觉电动车安全性很差,真的是这样嘛?今天咱们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就自燃这个问题,网上也有不少争论,尤其是当电动车发生自燃之后,许多人都认为电动车是一个“定时炸弹”,而另一派则宣称电动车的安全性要比燃油车高很多。

特斯拉曾经做过一次数据统计,在美国境内,燃油车自燃的比例是1/1888,约2000辆车中会有一辆发生自燃事故,而特斯拉在美国的自燃事故率是1/23000。

而中国目前并没有相关机构,对汽车自燃进行准确的数据统计和分类,但打开百度搜索“XX地区自燃”,会发现有很多的燃油车自燃案例,杭州更是在5天内发生了多起汽油车自燃事件。所以相比于电动车自燃来说,燃油车发生自燃也不少见,但缺乏权威的数据支持作为论据,所以咱们也不妄下定论。

而我想说的是,新能源汽车作为近年来发展的主流,确实收到了很多关注和曝光,但对于这样的新鲜事物,市场也持怀疑态度,缺点也会被随之放大,无论是插电还是纯电,只要自燃,第二天必定登上热搜,引起一阵舆论震荡,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但客观的来看,相比于燃油车自燃,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电动车自燃的危险性,要比燃油车高上不少。

一般情况下,燃油车自燃并不会发生爆炸,并且从冒烟到明火之间,还有几分钟的间隔,只要不是车内人员昏迷或者卡在座位上,基本都有逃生时间,但电动车的电池自燃具有爆炸性,化学反应速度比较快,从起烟到明火有可能就是几十秒的问题,并且不同于燃油车可以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电池的自燃需要用大量的水来灭火,在操作难度上也有所不同。

理想ONE的这次自燃事件,其实就并非是因为电池引起的。2020年8月6日,广东省肇庆市二广高速上,一辆行驶中的理想ONE发生起火,所幸并没有人员死亡,车上两名人员也已经留院观察。

事后,理想在8月7日凌晨公布了事件说明。根据官方的调查结果显示,电池、增程器均无任何异常,事故的起因初步判断是因为疑似20cm长的铁片物体被高速行驶的车辆卷起,击穿了高压油管,造成燃油喷溅所致。

理想ONE并没有前下护板,所以这个说明理论上也没什么问题,毕竟道路状况复杂,异物击穿高压油管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是理想三个月内第二次自燃事件,今年5月份,一辆理想ONE就在长沙发生了起火事故,事故判定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将车漆防护垫从前机舱里取出,导致防护垫附着在排气管上,发生了燃烧。

经过这两次自燃事件,其实也可以看出,理想对于事件的处理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无论是调查的速度,还是详细程度,都做到位了。但尽管两次自燃都与电池和增程器无关,依旧有不少舆论猜测是理想ONE的三元锂电池存在设计上的问题。

作为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理想ONE的风险系数理论上确实高于纯电或者燃油车型,但这两次自燃的起因如果放在燃油车上,也极有可能发生自燃,所以这种偶发性的事件,与车辆是什么驱动方式,其实并没有直接联系。

锂电池性格“活泼”

如今大部分新能源车为了追求长续航,都采用能量密度比较大的三元锂电池,这种体积小,能量密度大的电芯,是目前最适合在汽车这样“寸土寸金”的消费品上使用的电池种类。

但这种电池本身不那么稳定,所以搭载这种电池的新能源车型,都会被另眼相待。

锂元素作为化学周期表上直径最小也最活泼的金属,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但锂也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当金属锂与氧气直接发生接触时,便会引起剧烈的燃烧与爆炸,所以易燃烧也是其一大弊端。并且电解液中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等物质也都具有自曝属性。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电池正极的锂原子会氧化为锂离子,经电解液游到负极,获得电子,并且还原为锂原子。整个过程中,为了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短路,会在中间放置一层有细孔的隔膜。

但在电池过充的过程中中,负极装满了锂原子,后续来到负极的物质只会堆砌在负极材料的表面,形成树枝状结晶,这些锂结晶会刺穿隔膜纸,让正负极短路,长此以往,电池也就会发生热失控,最后引起电池自燃。

如今电池管理系统会在电池接近充满时,限制充电功率,但过充本身还是会对电池造成一定影响,引发自燃的概率虽然不高,我们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外力撞击电池,导致内部短路

外力造成的电池短路起火事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近期小鹏G3的自燃事件便是如此。8月11日上午,广州海珠区一辆G3发生冒烟起火事故,经过举升勘察后,发现电池箱底部有明显严重的磕碰伤痕,导致电池严重受损,进而才引发自燃。

电动车的结构相比于燃油车来说简单不少,为了实现空间最优化,电动车的电池基本都被放置于车辆底部,这样既不影响乘坐空间,也不影响储物空间,还能带来较低的重心,让车辆的驾驶感受更强。但这样的设定对于中国道路情况来说,还是比较危险的,平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托底,对电池包直接造成冲击。

尽管市面上的电动车基本都会对电池包加装护板,但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托底或者碰撞,都能保护好电池,如果每天的道路条件都比较恶劣,还是要经常检查才行。

此外,电池内部一些做工组装的问题,也有可能导致自燃,像此前蔚来大面积召回ES8便是因为内部线路会被盖板挤压到,存在磨破的风险。奥迪e-tron也因为电池包内某个接头存在密封不严的情况,进行过召回。

所以,不管是豪华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亦或是自主品牌的电动车,都需要我们经常对车辆电池进行检查。

固态电池希望较大

在锂电池行业中,有一句话被经常提起那就是:“作为能量载体,本质安全的电池是没有的。”所以想完全规避掉电池自燃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锂电池。

但锂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目前也有不少搭载固态电池的样车开始路试的消息,在这里可以先和大家聊一聊。固态电池其实就是电池电解液的部分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它可以应用在锂电池上,也可以应用在磷酸铁锂电池上,其实可以将它看作是解锁电池材料性能上限的技术手段。

电池自燃的一大原因,主要还是锂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后引起的热管理失控,其中易燃性的电解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固态电解液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易燃、不产气,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并且在提高能量密度上限这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提高。

现阶段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于三元锂电池来说,磷酸铁锂电池每公斤的能量密度低一些,但是由于磷酸铁锂本身原子架构稳定,耐高温比较出色,也很少出现自燃的情况。

比亚迪近期推出的“刀片电池”,便是由磷酸铁锂打造而来,改变了电池的形状,进而提升了电池包内的空间利用率,虽然在每公斤能量密度上没有什么提升,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装入更多安全的电池,也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这一点厂家还是非常清楚的,毕竟三元锂电池的耐低温性和高能量密度,能够有效淡化用户的“续航里程焦虑”,是解决当下电动车的最好方案,那么如何在不依靠技术革新的前提下,降低三元锂电池的风险?厂家的花招也是层出不穷。

蔚来玩换电,特斯拉装超充

蔚来推出免费换电0成本使用,降低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几率。设想如果只是开300公里左右,就拆下来检测一下,确实可以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并且也解决了无桩家庭的补电问题,但缺点也十分明显,随着用户数量越来越多,换电站的数量和容积,都会成为问题,到时候换电排队等上半个小时,谁受得了?

而特斯拉给出的解决方式,就保守很多了,用V3充电桩20分钟冲250km续航来解决用户的补电问题,每一次都不会给电池冲满,这样就避免了三元锂电池过充带来的安全隐患,但目前来看,大范围的铺设V3快充还有一段距离,并且在停车位紧张的一线城市,这样的做法效率提升也比较有限。

相比之下,选择磷酸铁锂的BYD刀片电池看似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磷酸铁锂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这是一个体积大密度低的电池包,并且相比三元锂电池,冬季耐低温的性能要差不少,所以冬季在充电和续航里程上,也会有一定幅度的缩水。

对于这三家车企的方法,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电动车自燃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但我们也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一定会有更加安全的监管系统和电池技术诞生。

如果是你,对电动车的要求又会有哪些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安全引发关注,数据表明自燃与召回率均低于燃油车

7月29日,河南安阳一新能源 汽车 在充电中起火

今夏以来,中国新能源 汽车 再度迎来频频着火的季节,让人感觉,电动 汽车 起火概率相当高。但是,来自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却与我们的直觉相反: 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不到传统燃油车的一半。

9月20日,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会(GIMC2020)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介绍了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在新能源 汽车 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他介绍,2019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万分之0.49,2020年是万分之0.26,比燃油车的万分之1到万分之2,要低很多。

孙逢春院士在GIMC2020演讲

1

国家平台七大总结

孙逢春介绍了国家监管平台发现的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7大总结。

结论1

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比例低于传统燃油 汽车

2019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率是万分之0.49(2019年事故涉及187辆,2019年保有量约381万辆)。2020年以来,新能源 汽车 年化火灾事故率是万分之0.26(因新冠疫情总体出行里程减少)。而根据公安部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万分之1-2。

结论2

中国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率显著低于国外水平

2012-2019年特斯拉安全报告表明,每行驶2.8亿公里,就发生一起特斯拉燃烧事故,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燃烧事故率是4.47亿公里1次(2018年-2019年国家监管平台统计数据)。

结论3

涉及大型车企着火的车辆较少

结论4

着火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较大 (2020年目前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中,乘用车25辆,占起火车辆46.3%,专用车25.9%,客车24.1%,其他3.7%)

结论5

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

结论6

运动状态下着火车辆较多。 静置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结论7

2017年及以前出厂新能源 汽车 事故率较高。

孙逢春还介绍,国家监管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可能发生起火的车辆做预警。新能源 汽车 燃烧事故是“可发现、可预判、可处置”的。

国家监控平台的预警能力

截至2020年3月,发生燃烧事故的车辆,有70.9%接入了国家监管平台,其中又有62.9%的车辆,在事故发生10天前,国家监管平台进行了预警提醒。

2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国家监管平台这一结论?

分析1: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件就是这么多吗?

孙逢春介绍,至2020年3月,新能源 汽车 接入国家监控平台的比例是81.89%。照此推算,如果有新能源 汽车 起火,至少八成会被记录在案。

不过, 越是老的车,越可能没有接入监管平台,而他们的起火概率比后来的车要高。 一是因为当初的技术水平差,二是一些部件老化,或无人看护。这一点,国家平台的结论也是认可的——2017年及以前出厂事故率较高。

其次,虽然监控平台接入比例比较高,但是不是所有起火都被监控了?国家监管平台“2020年目前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没有说明统计截止时间。而根据 我看到的一份基于媒体报道的统计,2020年截至9月3日,就有76起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

我个人认为, 真实的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可能要在国家平台统计的水平上高不少。

另外,在对比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和燃油车起火概率时,要考虑到,目前保有的新能源 汽车 都还比较新,而燃油车要老的多,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可能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要相对升高一些。

分析2:乘用车占比较大?

这点,如果考虑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 汽车 中占比目前近8成的背景,而实际起火占比仅46.3%来说, 乘用车虽然占比大,但起火概率更小。

而且,乘用车起火容易被外界获知,而客车、专用车的起火,如果发生在企业内部场所,可能更容易被掩盖,而没有被记录下来。

分析3: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

2017年之前,中国新能源 汽车 大部分用的磷酸铁锂,但是如监管平台所说,起火比较多。磷酸铁锂本征安全性较好,但在中国新能源 汽车 实践当中,似乎并不支持这个结论。可能是在起火速度和爆发性上,磷酸铁锂比三元好一点。

分析4:充电状态起火不多?

同为自燃,为什么新能源车比燃油车吓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加,偶发自燃起火事件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新鲜事物。公众对于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应对起火问题时,就需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以更加透明、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对消费者解释车辆起火原因以及完成后续善后工作。

从23天高效主动召回看威马社会责任心

近期,因为连续的几起起火事件,新能源汽车品牌威马受到了舆论极大的关注。10月28日下午,威马汽车在微博宣布主动召回已经销售的1282辆产品。同时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信息,威马车辆底部冒烟起火事故的原因已经查明,是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造成。产品出现问题立刻召回,威马汽车首先在态度上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感。

从10月5日出现首起产品自燃,到10月28日主动宣布召回,威马汽车的召回过程仅用时23天。汽车产品召回在业界本是一种常态,但威马如此快速的处理速度却是鲜有。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召回数据统计,仅2019年,中国市场有39个汽车品牌、累计6,539,512辆汽车被召回,占市场总销量的31.6%。2020年截至9月,中国市场共有2119款汽车被发起召回,累计召回汽车数量达801.02万辆,占市场销量总额的30%左右。这些召回的汽车之中,大部分都来自主流大品牌,其中包括有:大众、特斯拉、丰田、本田、奔驰等。这些企业的产品在爆发问题之后一般都会持续发酵数月,直到因为舆论压力过大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介入这些企业才会发起召回,过程十分拖沓,消费者们也一直处于弱势之中。同时,在召回问题上很多国际车企还会出现差异化对待的问题。比如宝马B48系列发动机被爆出有产品缺陷后,一开始仅针对海外市场发起召回,最后还是因为舆论压力过大才开始在中国市场启动召回。所以,不论事故原因如何,威马的这次迅速召回至少充分的体现了对消费者的尊重以及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此次威马的召回,网络上也有众多的讨论声。与车语者一开始所预想的大不相同,作为造车新势力,本以为互联网上会出现一场针对威马汽车的讨伐之战。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不论是主流社交媒体,还是垂直媒体等,评论都是相对理性和克制的。“威马召回,给新势力正名”、“威马被供应商坑了”、“主动召回,威马为新能源车企作出表率”等是主流媒体们对此次事件的看法。由此看来威马汽车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信任。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频发起火事件?

关于电动车起火,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最为关注,同时也是消费者最想了解的话题。在互联网上探讨起火原因,很容易参杂情绪在其中。所以,探讨电动车起火问题要更加理性的分析起火背后的原因,从而得到真相。

作为电动车行业的网红品牌,特斯拉不时就会传出各种车型发生自燃事件的新闻;而号称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且自产锂电池组的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发生自燃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其它还有:采用丰田电动车技术的广汽新能源Aion?S发生产品连续自燃事件;采用插电增程混动系统的?理想ONE也有多起车辆自燃的报道。从这多起自燃事件的报道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问题不仅仅只发生于纯电动车,搭载有锂电池组的插电混动车型也会发生自燃。因此,对于车辆自燃问题我们具体分析对待,因为起火原因是非常多样化的,并不一定是整车质量问题。传统燃油车也有不少自燃问题发生,所涵盖的车型甚至包括:售价高昂的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跑。

那么,汽车或者说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会发生自燃呢?从能统计到的数据来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电路等因素引起的。

传统燃油汽车的自燃很多情况下多发生于夏季,其起因多半是因为车辆线路老化加上高温所引起自燃。同时,油路出现问题也是燃油车出现自燃的一大主因。兰博基尼、法拉利等超跑所发生的行驶过程中的自燃,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比例仅仅是因为有尚未燃烧充分的汽油,在通过排气管拍出时遭遇高温而引起的。但这并不能说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因为这个时代的汽车在安全性上已经非常高。汽油车之间发生碰撞,并不会出现影视剧中所常见的起火爆炸场面。汽车车自燃之所以或被当成话题和新闻报道,很大部分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的情绪渲染。个例事件被放大了。

同样,纯电动车的起火也是如此。相比燃油车,纯电动车主要通过动力电池放电而提供能源,所以电流和电压都比较大,其线路的老化速递也比燃油车的线路老化速度更快。所以,其可能会因为线路老化引发自燃。

此外,因为内部有更多电器部件。在车辆遭遇进水或保护失效,比如充电器、电动车保护板失效,造成充电保护失效,导致过充、过流和充电温度超标等情况,车辆也会引发自燃。这一点其实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手机,很多大品牌手机都因为电路短路或电池过冲等缘故引发过手机自燃。

其它情况还有,电池或电路受到剧烈撞击或挤压(车辆遭遇碰撞事故时),导致电池泄露或电路短路,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引发自燃。目前,新能源车所搭载的锂电池组在上市供应前都会进行针刺实验等一系列安全测试,这些测试的目的就是确保装载在车辆上发生碰撞时不会因挤压造成泄漏、短路起火。因此,电动车发生碰撞起火也是低概率事件。

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对于纯电动车的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动力电池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有两个技术要点:控制充电和和放电的电流大小,以及控制电池在充放电时候产生的热量。如果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有缺陷,或可能引起车辆自燃。

智能系统的运用为威马的快速召回提供了解决方案

根据电池行业专家表示:威马的此次召回,就是因为电芯出现问题导致,与车身质量无关。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并产生异常析锂,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威马通过智能交互系统,精确定位了风险车辆并推送和告知用户相关服务信息。同时,还通过云端智能呼叫功能,以及电话、短信、微信、挂号信、小威随行APP等方式主动联系用户,邀约完成召回。威马称,动力电池更换和车辆安全监测,在较短时间内可全部完成。

目前,威马的电芯供应商有4家,分别为:宁德时代、中兴、塔菲尔、瑞浦。威马汽车除电芯以外,已自主掌握所有电池包核心技术:包括热管理、安全防护、充放电管理等。其中,热管理策略聚焦对电芯温度的智能化、精准管理,通过独立液冷设计、PTC电加温系统、零下30℃极地加温系统(柴油加温),以及全新基于柴油加温的空调制热回路设计,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区间自主开启加温与冷却功能,实现全天候电池包恒温热管理,极大改善用户冬季续航焦虑。

新能源汽车仍然是安全的出行工具

作为一个刚刚大规模发展起步的领域,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遭遇各种问题是难免的,燃油汽车发展超过百年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可靠性也在随之进步。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在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表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万分之0.49,2020年为万分之0.26(受疫情出行影响)。而根据公安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万分之1到万分之2。两相对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起火概率要显著低于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一年卖103万辆,占全年乘用车销量2144万的4.8%,新能源一年召回3.37万辆,占全年乘用车召回辆676万的0.49%。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的召回率仅为燃油车召回概率的十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依然安全可靠。

所以面对召回我们应该以更平常的心理对待,同时召回也是一种企业负责人的体现。其实,传统车企发生召回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丰田今年内已经发出第三次召回,涉及车辆多达584万辆,中国市场为40万辆。同样,一贯以豪华、可靠性著称的雷克萨斯也在10月28号发起了召回。另外,中国汽车市场的两大德国豪华品牌奔驰、宝马更是召回大户。自2016年奔驰召回次数达12次,2017年22次,2018年19次,2019年24次;宝马最近也因为新能源车型的电芯中混入杂质导致存在起火安全隐患而在全球召回2.67万辆新能源汽车。因此,大家为什么不能对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更宽容一些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事实上锂电池一旦燃烧确实猛烈,并且很难控制和扑灭。然而科学知识告诉我们能量密度比越高的物质越不稳定,并且发生事故时也会更加危险。如果一辆燃油车和一辆电动汽车同时自燃,我想肯定是燃油车的火势会更凶猛,破坏性更强。也就因此,燃料油一直属于危险化学品受到安监部门严格监管,生产、销售、经营、运输的全过程都在监管范围之内。相比之下身为动力电池的锂电池要安全的多的多。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