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理想汽车现状分析2022-理想汽车前景分析

tamoadmin 2024-09-14 人已围观

简介1.理想汽车怎么了2.赚钱比卖车难 蔚来、理想还在亏损3.李想预判未来:2024年进入“彻底”智能电动车时代4.如何更好挑战理想汽车理想汽车怎么了理想汽车挺好的。1、驾驶感受。一个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款车,竟然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完成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它的驾驶感受非常平顺线性,动力十分跟脚,驾驶性的标定做的相当出色。2、内饰设计和配置。理想ONE的四屏交互系统,科技感满满,内饰设计简洁,但是如果你摸上

1.理想汽车怎么了

2.赚钱比卖车难 蔚来、理想还在亏损

3.李想预判未来:2024年进入“彻底”智能电动车时代

4.如何更好挑战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怎么了

理想汽车现状分析2022-理想汽车前景分析

理想汽车挺好的。

1、驾驶感受。一个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款车,竟然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完成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它的驾驶感受非常平顺线性,动力十分跟脚,驾驶性的标定做的相当出色。

2、内饰设计和配置。理想ONE的四屏交互系统,科技感满满,内饰设计简洁,但是如果你摸上去,各个地方的做工用料都很细腻,质感不错。

3、动力性。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理想ONE可以在6.4秒完成零百加速,这个动力水平,对于一款六座七座SUV来说,已经足够亮眼。同时,38米的刹车成绩也表现不错。

4、配置。虽然只有一款车型,但是理想ONE几乎配齐了所有你需要的配置,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360全景、感应后备箱、座椅加热、座椅通风等等应有尽有。

5、空间。作为一款六座车,理想ONE第三排的乘坐空间在SUV车型中并不算局促,而且纯平的地台和较宽的过道,也可以让第三排乘客把腿放在过道中间,减轻一些乘坐的疲劳感。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汽车,于2015年7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自有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通过产品创新及技术研发,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及便捷的产品及服务。

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理想ONE于2018年10月发布,是一款智能电动中大型SUV,搭载领先的增程电动技术与智能科技,为家庭用户提供6座的舒适空间。

2020年,理想ONE取得中国新能源SUV市场销量冠军,截至2022年6月底,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84491辆,

2022年6月21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家庭智能旗舰SUV理想L9。

赚钱比卖车难 蔚来、理想还在亏损

“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和理想汽车已经发布了2022年全年财报。

蔚来全年营收492.69亿元,同比增长36.3%,全年交付量为122486辆,同比增长34%。

理想汽车全年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全年交付量为133246辆,同比增长47.2%。

相比2021年,蔚来和理想汽车的全年营收都有较大增幅。蔚来2021全年营收为361.36亿元,2022年全年营收492.69亿元,首次超过400亿元。

理想汽车2021年全年营收270.1亿元,2022年全年营收452.9亿元。不仅如此,理想汽车第四季度营收176.5亿元,扣除股权激励后的季度经营利润为5.687亿元,实现季度盈利。

同时,这也是理想汽车第二次实现季度盈利。巧合地是,上一次实现季度盈利正是2021年第四季度。

从销量来看,蔚来和理想汽车均创新高,蔚来2022年的交付量为122486辆,理想汽车2022年全年交付了133246辆车。

曾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市场,年销量能否达10万辆是一家企业运行状况的评判标准,因为10万辆的年销量才能让全国重点地区的销售渠道处在健康盈利状态。

蔚来和理想汽车年度交付量都超过了10万辆,这样看的话,至少在销量方面都进入了健康状态。

相比之下,不论是销量还是增长率,理想汽车都要更胜一筹。

上半年理想汽车主要依靠的依旧是理想ONE这款车型,理想ONE曾在2021年取得了90491辆的销量。下半年主要得益于理想L9和理想L8的表现。

虽然营收和交付量都大幅增长,但是蔚来和理想汽车仍然都没有实现盈利。而且其全年净亏损也都创下新高。

换电“烧钱” 但蔚来还得靠换电

2022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45.59亿元,同比增长37.7%。这也是在2019年之后,蔚来亏损再一次超过100亿元。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蔚来第四季度毛利率仅为6.8%,相比于三季度的16.4%还下降不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毛利率降低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对于毛利率降低,蔚来CEO李斌表示,作为主力交付车型,ET5较低的毛利也影响了蔚来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表现,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也将继续承压。

蔚来财务高级副总裁曲玉也解释,2023年二季度会陆续交付全新ES8、ES6车型,因此2022年四季度调低了对现有866车型的销量预测。2022年四季度与这些车型相关的库存拨备及采购承诺损失共计9.85亿元人民币。剔除此方面影响后去年四季度的整车毛利率为13.5%。

如此巨大的亏损,一部分来自庞大的研发成本,2022年,研发费用达到108.4亿元,同比增长136.0%,研发费用率达到22.0%。

蔚来在2022年进行了新产品和新平台的开发,根据蔚来的规划,蔚来将在今年二季度开展4款车的交付,今年7月还将交付第5款车,包括全新ES8、EC7以及新款ES6、EC6和ET5猎装版。

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出了对新产品的信心,蔚来正式完成旗下所有产品从NT 1平台向NT 2平台的切换后,“ET5+ET5 Touring+ES6”组合合计月销有希望达到20000台。

蔚来2022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也高达105亿元。曲玉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随着中国市场的销量与保有量增长,维保方面的损失在持续收窄。但在2022年我们持续部署换电站,因此带来了其他支出的增加。

不过,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换电站,也更高效地帮助蔚来进入下沉市场。

根据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介绍,蔚来目前已经累计布局了1331座换电站,累计为用户提供超过1,800万次换电服务。2022年,蔚来用户为车辆补充的电量超过50%来自换电站。

因此,蔚来还要继续布局换电站。曲玉介绍蔚来2023年计划新增1000座换电站,预计其他支出会继续增加。

蔚来维持此前指引,目标于2023Q4实现核心业务扭亏为盈,并于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不过有机构表示,由于公司加大研发及产业链投入可能导致盈亏平衡点推迟。

理想汽车靠L系重新盈利

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看起来亏损的要少一点,理想汽车2022年净亏损为20.32亿元。但是理想汽车亏损增长率为531%,全年净亏损是2021年的5倍还多。

理想汽车在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了首次季度盈利,2021年全年亏损仅为3.22亿元,而且理想汽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所以,理想汽车一直被看作“蔚小理”中第一个有望盈利的车企。

但是进入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0.11亿元,第二季度亏损6.18亿元,第三季度亏损16.4亿元。理想汽车仿佛在无限接近盈利的状态下,又渐行渐远了。

理想汽车前三季度亏损的主要是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增长率达到了106.3%,研发费用达到了67.8亿元。

理想在2022年推出三款新的车型,理想L9、理想L8和理想L7,并且前两款车型已经上市。

理想L9比理想ONE售价高出10万元左右,定位更高端。理想L9则作为理想ONE的升级车型。理想汽车在新车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同时也成功完成了车型的换代与补充。

理想汽车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毛利率的下降,从2021年的20.6%下降到了2022年的19.4%。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理想汽车CFO李铁解释道,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是健康的,目前,大部分的销量来自L9和L8,这两款车型都在产量爬坡阶段。

同时,李铁还表示,考虑到每月材料交付的情况,L系列的产品整体的毛利率水平会在25%左右。

对于2023年,理想汽车CEO李想提出新目标,在财报发布当晚的电话会议上,李想表示,考虑到L8和L9持续强劲的表现以及理想L7的推出,理想汽车今年将挑战在3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部豪华SUV市场拿下20%的市场份额。

2022年理想汽车在30万-50万元SUV市场的份额是9.5%,其预测今年这一市场区间的容量会在140万辆到150万辆之间。

根据以上数据,理想汽车2023年的销量需要实现30万辆左右。相较于2022年,增长率要达到125.15%,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蔚来和理想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元老”来说,盈利已经迫在眉睫。在谈到在2023年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时李斌表示,在刨除了新业务之后,蔚来还是能达到这一目的的。

除了盈利以外,面对价格战,蔚来和理想汽车还需要想办法保持销量。李想透露,理想不会跟随特斯拉降价。他还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行业部分企业的电动车降价之举可能不能带来盈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中国汽车画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李想预判未来:2024年进入“彻底”智能电动车时代

在理想汽车2023春季媒体沟通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对着仅仅5页PPT的内容脱稿演讲了整整105分钟,文稿整理出来超过了2万字。

那李想讲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他带领理想汽车在完成了“从0到1”这个过程之后,把这家公司将如何再“从1到10”这个阶段的发展思考结果、做了哪些判断,以及背后的为什么、面临什么挑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了很全面细致的输出。

关于这场演讲的全文,已经有很多媒体进行了发布,而驾仕派则是将李想本人对理想汽车未来的预判、对行业的预判提炼出来,从李想的角度来看下一个五年、十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逻辑。

一、增程的故事要讲到2030年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说理想汽车现在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而迈向“从1到10”的阶段?

这个并不是李想随口说说,或者是他“觉得”到了这个阶段,而是有财务数据的支持。

理想汽车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显示,“理想汽车第四季度的经营利润(扣除股权激励)超5亿元,达到5.68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3.2%。此外,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653亿元,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2.6亿元,正向财务数据标志着企业已经逐步开始从初创阶段向更大规模转变。”

换句话说,在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开始赚钱了——赚了2.65亿元,实现了卖车的自我造血,而不再仅仅是用融资来的钱。

“从0到1的时候,其实是要验证自己的生存能力,从1到10是把你验证完的东西发扬光大。”李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

既然理想汽车已经验证了自己的成功方法,下一步就是如何扩大规模。

李想回溯最初2016年在做理想ONE立项的时候,就提出他们所有的挑战就两个,第一个挑战是充电难的问题,第二个挑战就是电池成本高。

“我指的充电难是替代燃油车的标准来开展充电,因为我们消费者没有任何义务,当我买一辆电动车以后,用户整个的体验、行使半径,效率是比燃油车下降的。所以,我们思考从完全替代燃油车的角度来看充电挑战。”李想解释说,同时因为电池是有核心贵金属的大宗商品组成,所以电动车卖得越好,比如说去年下半年开始更强的爆发性增长,就会变得越来越贵。

当时他和团队思考了三条路径:换电、增程和10分钟充够使用里程的“快充计划”。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排除之后,理想ONE选择了增程,“增程可以用更少的电池也可以把车重控制下来,还能够解决长途出行充电的问题,跟我们SUV更相符。”

其实李想已经不用再复述增程的市场前景,因为销量已经证明了用户的选择。

理想ONE成为月销过万的爆款,也就是让理想汽车完成“从0到1”的生存阶段,而现在迅速铺开的L9、L8、L7三款车型则是理想汽车把已经验证的成功发扬光大的过程。

按照理想汽车的说法,对于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再次给出指引新高,预计实现交付量52,000至55,000辆,同比增长64.0%至73.4%。

“往后看的2030年,我们仍然会坚持两条路线同时往前走,然后把增程效率做得更高,做得更好。另外一方面在整个高压纯电上做得更好,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提供两种选择。”

二、高压纯电和800V超充的新故事

“在过去的从0到1的阶段,增程帮我们站住了脚,让我们获得了一个可观的收入。”李想说,“这样的收入规模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能够支撑我们接下来全力以赴的去做好纯电。”

从2023年开始,理想汽车将开启一个新的领域,也将是一场新的攻坚战:高压纯电。

和外界的看法不一样,李想在思考纯电这件事情上并没有把纯电和增程对立起来,而是作为一个核心技术路线去认真洞察。

“无论是我们做的增程电动,还是做的高压纯电,其实第一个核心目都是解决充电的问题,当我们使用4C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10分钟充电400公里,当我们使用2C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20分钟充电400公里。”

李想认为纯电路线有两个核心问题:

1、充电桩的赚钱原理就像饭店,追求的是翻桌率,每天要做到六七单就可以收支平衡,但现在一般只有两到三单;

2、用户等待充电的时间成本太高,也造成了充电桩利用率低的问题,如果缩短到10分钟就能充一个足够使用的里程,那用户体验就基本上跟燃油车一致了。

“要想做到这件事情,其实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个核心是必须用高压平台,用高压平台才能做到这样的充电速度。同时,高压平台第二个好处就是当我们使用碳化硅配合高压平台以后,再配合比较好的风阻系数,电池成本可以大幅的下降,效率可以显著的提升。”

按照李想的说法,现在销售最好的一款纯电中大型SUV大概是有100度电,做到600公里续航里程,但其实理想用800伏的高压平台配合更好的风阻系数以及碳化硅和整体效率的优化,大概用80度电就可以做到同样的续航里程,而车辆也会更轻,又因为车更轻了以后就可以减少铝的使用,单车成本下降大概在3到4万块钱。

“大家到时候可以看到我们推出的800V高压平台电动车,因为4C还有一定的选择性,大概可以做到跟增程相同的价格,这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因为今天大家都认为800V碳化硅会带来一个更贵的价格,其实不是,它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成本。”

据李想透露,理想汽车在纯电平台上也会有一些像碳化硅功能模块、三合一电机这样的自研技术。目前实测的结果就是:跟同样的400V的主流IGBT相同驱动方式的产品相比,理想的纯电动车大概可以节省15%的电池电量。

换句话说,在今年年底推出的理想首款纯电车型,在有着和理想L9同样尺寸、配置的前提下,可能价格也是相同的。

关于随着高压纯电产品推出来的高功率快充站如何来铺设的问题,李想也已经做了思考。

“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要推出电动车,充电桩对我们而言它是产品,不是服务,充电桩是产品本身。如果我们提供4C,但是没有4C的完善充电网络,那其实就相当于我们买了一部4G手机,但还仅有2G网络,所以我们认为它属于产品本身的事情,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我们铺设充电桩的速度和决心,因为背后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贵。”

李想现场做了一个测算:一个高速公路上的超充站能拉到的大概是640千伏安到800千伏安的电量;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库电容量,由于普遍会做3+1的站——1个480千瓦充电桩配合3个250千瓦充电桩;如果到2025年一共建设3000个超充站,总共花费是100亿元,但是还可以分摊5年,而理想则是一个年收入千亿规模的企业。

“其实成本比大家想象的低得多,比建一个工厂便宜多了。”李想很坦然。

那到底理想汽车又准备如何规划高压充电网络呢?李想提出了不同场景的解决逻辑——家里用慢充,城市用快充,高速用超充。所以理想汽车认为在城市里建超充比较好的方式,其实是建在加油站的附近,比如在环线上建,哪里有加油站,哪里就应该建超充,还有就是高速沿线覆盖。

“而且我们建的超充也会给其他品牌的800伏车型共享,保证每个其他友商的车也能跑到很高的效率上。长期来说我们认为,以正常的收费价格而言,超充体系跑顺了以后,肯定是不赔钱的,至于赚多少钱还是看自己的运营本事了,但至少不赔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某种程度上,他的这番回答也是对之前蔚来方面提出的“希望友商也要多建充电桩”的回应。

三、All in AI才是重头戏

ChatGPT,无疑是现在整个行业最热的词汇。但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ChatGPT和DALL-E背后的大型语言模型与预训练模型,所带来的颠覆性却依然没有被传统车企所重视——甚至说“察觉”。这些传统车企还是在大而化之的使用AI、超算的营销词汇,却并没有真正在人工智能上大幅投入。

然而在理想汽车这次的沟通会上,人工智能已经被拔高到企业愿景的层面:“2030年,(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以至于至少有接近万字的演讲内容是围绕“科技:智能电动车的人工智能革命”这一主题来展开的。

“很多人说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比较小心翼翼,但其实我们是长期在这方面做深入的感知,确定这条路线可行以后,我们就会All-in来做。我们真正对核心的智能驾驶的自研投入,是从特斯拉把大概的逻辑模型跑通以后,才开始正式投入的。”李想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给理想汽车今后7年的投入方向写下了注解。

李想所提及的“特斯拉逻辑模型”,其实就是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算法高级总监Andrej Karpathy带领下推出的FSD,开始用影子学习、大模型训练这类技术摆脱原有的“辅助驾驶白盒子”模式,让机器自学习。

“什么时候智能电动车才真正智能?终端不算智能,终端只是延续了手机的功能,为什么延续手机功能?因为安卓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消费者不是为了用安卓,而是为了用安卓背后的生态,因为里面有地图的生态、娱乐影音的生态、大量应用软件开发者的生态。但是我觉得真正属于智能电动车的变革时代要从真正2.0能跑动开始。”

“我自己做了一个预测,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尤其是对于中高端车,会出现在2024年。真正的基于大模型,基于BEV技术(Birds Eye View)实现的城市NOA…… 一个是城市里面60%以上甚至80%以上的车交给这个功能来开,而且安全性也没问题,除非别人违章。哪怕出现肇事,大概率也都是小的刮蹭。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如消费者买了一幢20-30层的楼房一样,有电梯没电梯是根本差别。”

这两段话,应该是李想在这次沟通会上给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观点。他认为,2024年以后,至少中高端车,如果不能提供城市NOA就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了——彻底进入智能电动车时代,否则永远只能卖非智能的电动车。

由此他延伸出的两个判断是:

1、使用Orin计算平台的这些企业,基本上都会在今年四季度的时候交付最早用于测试的NOA(基于大模型的)。他个人认为到今年年底,大部分头部企业能够做到2021年年底特斯拉的水平,到2024年的时候,大家普遍能做到2022年底2023年初特斯拉在北美的水平。

2、理想汽车不会提供基于原来的方式做出的城市NOA,不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标定,理想提供城市NOA的时候,就会提供这种基于大模型的全部城市覆盖的NOA功能。

这也对应了理想方面之前的信息:计划在第四季度,理想AD Max开放城市NOA的早鸟用户内测。

而关于在AI的投入方面,理想汽车没有进一步披露。但是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理想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季度研发投入20.7亿元、全年研发投入67.8亿元;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翻倍,同比增长106.3%,全年费用占比15.0%……

换一个角度看,按照李想表示的千亿规模、10%以上的研发占比,那么之后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可以达到百亿元级别。这一水平相当于联想、滴滴这些互联网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水平,而再往上则是小米的130多亿元研发投入。

四、关于市场的预测

在沟通会上,除了关于技术路线和企业愿景方面的全面阐述,李想和高管团队也针对当前的市场竞争态势做了广泛的沟通,虽然内容有限,但也对认知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有很大的帮助。

1、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承压。

李想坦承一季度市场很困难。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12月份透支了今年的销量,第二个是行业里面的两个头部企业打价格战,这就影响了整个车市的发展。并且李想认为今年全年整个市场都会承压,无论是新能源市场还是整个乘用车市场。

好在理想汽车是比较幸运的,一是第二代产品的竞争力比较强、在同价位的产品力领先比较多;还有就是理想L系列受益于特斯拉降价——特斯拉主动让开了30万元价位——就拉动了很多新的用户进场。

“这是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是一个幸运的地方,但我认为不会一直幸运下去,还是得做好各种准备。”李想本人说。

2、理想汽车在今年会进入一个“开始关注市场份额”的阶段。

理想汽车CFO李铁就认为,如果商业、供应链和组织能力更强,以理想L系列现在的产品力、产品给用户带来的用户价值,其实应该可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承压的状态下,当全球出货量下降的时候,就是头部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时候。”李铁说,“(理想)在去年30到50万级SUV市场拿到差不多9%的市场份额。接下来我们想拿到20%,20%是什么概念?就是Leading Brand。”他所指的Leading Brand就是市场的前三名的位置。

3、毛利率达到20%才是健康的。

“你要想成为一个留在牌桌上的汽车企业,基本上你要有几千亿的收入,你要想成为世界头部的企业,基本上是要有上万亿收入的。那么这样的收入规模怎么来经营?这就变得很关键了,不能永远靠融资……当车最难卖的时候,比如遇到经济危机,车最难卖、融资也根本融不到的时候。”李想很清晰的解释了毛利率对于汽车公司的重要性。

作为智能电动车企业,理想方面认为一个健康的门槛是20个点毛利率,研发投入基本上在10个点以上,销售管理费用做得非常好也要7到8个点,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还有资本的投入,比如建工厂。而他们观察到,目前除了理想,还有特斯拉是超过20个点,比亚迪加上经销商的费用也是超过20个点,这是比较健康的。

“否则怎么投研发。不能说资本市场好的时候投研发,资本市场不好就收缩研发,汽车不是这样的,汽车做任何计划都应该是五年以上的周期,所以毛利率是这里面的关键点。当然,毛利率越高企业经营难度越大,毛利率越低越容易,负毛利率相当于送钱,是最容易的。”李想补充说。

4、想抢夺BBA用户就要保证大概10%-15%的量是现车。

这个逻辑有点反认知,因为之前都认为新势力是采用订单制,先订车后交付。但现在市场上也能够看到理想汽车有了一部分现车,是不是意味着理想的订单厚度不够了?

对此,李想专门做了解释:现车其实从2022年就开始就有了,原因是理想方面发现,打入40-50万元市场,以及在30-40万元区间提供两款车的时候,他们会抢BBA的存量市场,这是一种零和博弈。这时候用户买BBA,几乎这个价位百分之百有现车,而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群来的时候就是要买现车的。

所以理想汽车从去年就开始,保证大概10%-15%的量是现车,这些用户没有那么在意非得要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配置,而是更希望马上就能把车开回家,“当然现车并不是直接放到门店,而是放到“省级大区”,每个大区根据用户的需求,配一定的现车”。

李铁对此也做了补充,如果想实现20%的量是现车,整体上来讲就需要管理运营重心下沉,以省为单位管理所有城市,因为省跟省之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配现车的决定权就给到“省级大区”。

理想方面发现,越往一线城市,就越会发现有店长抱怨说,他每天会流失很多客户——他们就是走进来问有没有现车,没有就走了。“你不能挑战大家的常识,虽然你跟他说特斯拉也是这样,但反正就是有一些人进来就走了,所以我们就开放(现车销售)这个权利给他们。”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何更好挑战理想汽车

研究团队

周丽君?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高英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石本雅?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报告正文

理想汽车用户洞察报告(2023版)

2019-2022年,理想汽车在高端车市快速崛起,其奶爸、六座、增程等关键词被津津乐道,学习与效仿者络绎不绝

2019-2022年,理想汽车的在华终端销量,从0辆快速飙升至14万辆,虽然远低于自身预期,以至于2022年的年终奖少了点,但对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尤其是高端车市。2022年四季度,理想汽车不仅是中大型SUV的主要领军者,而且瞬间颠覆了大型SUV车市的传统格局,一枝独秀。理想这头新雄狮就像在奥迪、奔驰、宝马三头老雄狮的传统势力范围或眼皮底下,肆无忌惮得撒了一泡尿,然后相互瞅了几眼,问候了几句;

与特斯拉、小鹏、蔚来等用全球流行的“新四化”概念完美包装的新能源品牌不同,理想汽车的打法彰显草根色彩,硬是用增程、六座、奶爸等被不少车企选择性忽略或丢弃的“边角料”提炼出了理想模式,快速成为高端车市的新黑马,取得了不错的营收、净利润等具体经营数据;

目前,高端化是多数车企的核心战略,由于理想的高端化成绩相对突出,且更有本土特色与有效降低了挑战传统高端品牌的准入门槛,很快成为不少车企学习、效仿,甚至是挑战的新对象。2021-2022年,在易车研究院与广大车企的交流中,理想模式被多数车企津津乐道

挑战理想先要了解理想,2022年,理想汽车的用户呈现已婚、有孩、中年、男性等特征,属于一群活生生的油腻大叔

易车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购车用户的已婚占比高达94.39%,有孩占比高达91.15%,中年占比高达72.64%,男性占比高达81.42%……理想汽车的用户属于一群活生生的油腻大叔,与理想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本人的优雅形象相映成趣;

为什么部分油腻大叔会放弃奥迪、奔驰、宝马,选择理想汽车?这是趋势还是偶然?是因为理想特别重视大叔用户,还是奥迪、奔驰、宝马太不拿大叔当回事了?虽然近几年奥迪、奔驰、宝马的年轻化战略卓有成效,平均年龄都跌破了40岁,但大叔用户与青年用户到底谁更有含金量?

过去几年,易车研究院一直奔走呼吁广大车企要重视中年用户与布局中年化,但截至2022年底,多数车企的核心战略仍是年轻化。或许是我们错了,或许是我们还不够努力。取得不错成绩的理想汽车呈现以油腻大叔为主的特征,让我们易车研究院倍感欣慰,至少又多了个说教的案例

2022年,理想汽车的用户聚焦互联网等高附加值行业与企业管理层等优质职业,属于一群典型的前沿引领型大叔用户

易车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对理想汽车的终端销量贡献最为显著,2022年占比21.24%,遥遥领先于其它行业。从职业看,企业管理层对理想汽车的贡献最大,2022年占比20.35%,其次是采购与销售,占比15.7%,再次是研发与程序员,占比9.91%;

无论是高附加值的互联网用户,还是优质的企业管理层用户,其实都是奥迪、奔驰、宝马高端三巨头的重点用户,他们购车喜好的变化,理应第一时间体现在奥迪、奔驰、宝马在华国产车型的优化上,奶爸车等理应率先诞生于奥迪、奔驰、宝马阵营。截至2022年底,奥迪、奔驰、宝马的过半在华销量来自于女性用户,传统高端三巨头摇身一变为“吃软饭”三巨头;

互联网行业比较崇尚创新意识与挑战精神,企业管理层具备进行更多体验式消费的物质条件,两者都会给理想汽车提供一定的试错机会,同时也会对广大后来者提出更高期望。广大车企不应被理想汽车的模式束缚了思维,除了奶爸场景,更得积极思考优质大叔用户还有哪些新场景?如李想这样的成功企业家,究竟有多少时间是在扮演奶爸角色?他的商务用车场景是否被满足?如没有,腾势、岚图、问界、魏牌、智己、阿维塔、极狐等能否给成功企业家李想造一款商务车?

2022年,理想汽车的用户凸显高学历、高收入,属于一群典型的高净值与高知型大叔用户

易车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理想汽车购车用户的高学历特征非常显著,2022年研究生占比高达29.63%,本科生占比高达43.98%;从家庭收入看,理想汽车的购车用户高度聚焦中产与富豪两大优质阶层,2022年两者占比分别为66.37%、26.55%;

过去十多年,多数高学历或高收入的大叔大体都买车了,甚至有不少是奥迪、奔驰、宝马的老用户,助力BBA持续夯实品牌价值。2019-2022年,理想汽车快速崛起,且奥迪、奔驰、宝马贡献了不少老用户。日后多数BBA的优质老用户,加速流向理想等其它品牌,势必会快速稀释BBA的品牌价值。2022年国产宝马X5的快速上量并一跃成为中大型SUV车市的新领导者,是否是BBA留住优质用户与积极反击理想等的有效手段?除了国产中大型SUV,BBA还有哪些反击举措?

随着优质用户不断流向理想等新锐品牌,奥迪、奔驰、宝马除了担心自身销量,还要担心品牌价值,前者是短痛,后者是长痛

综合分析发现,理想汽车的实际用户特征,完美呈现其从奶爸到家庭与挑战BBA的战略诉求,且用户与产品的融合被不断夯实

前三张PPT基本说明理想汽车的用户以“优质大叔”为主,这与理想汽车的战略诉求高度吻合:其从奶爸到家庭的用户定义演变,背后都是围绕吸引中年大叔用户展开的;其积极争取奥迪、奔驰、宝马的用户,就是在抢夺中国车市的优质用户,两者的结合点就是优质大叔;

理想ONE实现了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基本吻合,助力理想汽车锁定优质大叔用户。2022下半年推出新车L8、L9,进一步丰富用户内涵与产品功能,不断强化用户与产品的融合度。总结过往案例,易车研究院发现不少车型在旗开得胜之后,车企的重点不是精耕细作,而是快速扩张;

车企的核心任务是造出好车,卖给合适的用户,无论是聚焦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确保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基本吻合,都是头等大事。针对某款车型,如果战略部有自己的用户画像,研发部有自己的用户画像,产品部也有自己的用户画像,最后就连销售与营销部门也有自己的用户画像,而且还都不一样,最后都不知道把车卖给谁,当然,也很难造出好车。这样荒唐的事情,在过去的中国车市,不是没有,而是有不少;

理想汽车的战略思维颇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意味,部门可以调整,人员可以优化,但战略主线不能动摇,要么你适应这条主线,努力优化这条主线,要么你走人,坚决从战略到研发到产品到制造到销售到营销到服务等贯彻到底。中国不少车企的战略规划,是随着人员的变动而变动,甚至连个具体品牌负责人的变动,都可能轻轻松松将该品牌的战略规划推倒重来,更别说车企一把手的变动了。当然,不少车企的战略规划也是拍脑袋的,推倒重来,无非再拍一次脑袋,也简单,反正成本不大

理想汽车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完美吻合,看似理所当然,实则难能可贵,中国车市规划与实际的南辕北辙现象举不胜举

确保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基本吻合,原本是车企的基本职责,但过去一二十年,可能是中国车市一直处于高歌猛进状态,哪怕用户规划纯属纸上谈兵,只要充满投机取巧色彩的对标做得好,车企的产品往往卖得也不错,所以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南辕北辙的案例在中国车市举不胜举:原本规划卖给高收入用户,结果卖给了工薪用户;原本想把电动车卖给Z世代的小鲜肉,结果被Y世代的阿姨横刀夺爱……

魏牌在上市头一年,用户规划非常清晰,就是抢夺15-25万元的合资主流用户,实际表现也非常好,主打差异化轿跑风格、突出品质与价格优势的VV7,实实在在抢了不少CR-V、RAV4等合资主力产品的潜在用户;进入2018年中国车市快速趋冷,大众SUV战略持续发力,15-25万元价区的竞争瞬间加剧,原本魏牌得夯实VV7抢夺合资主流用户的实力,但重点成了投放没有价格优势的新能源,与更低级别但竞争更激烈的新燃油产品,结果不仅受挫新能源车市,而且被迫降价促销,与哈弗抢夺入门用户,导致魏牌的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快速脱节。2021年三季度开始,魏牌进行了新一轮全面升级,以新能源与高端化为核心特征,且要对标理想ONE,抢夺高端用户,与魏牌早期规划的合资主流用户大相径庭,再加新能源产品缺乏价格优势和新能源车市竞争加剧,导致魏牌的新用户无法快速落地,期间销量加速下滑;

近四五年,中国车市快速趋冷,严格管控“用户与产品吻合度”的重要性凸显,否则战略、研发、产品、市场、营销等各大部门各玩各的,那全乱套了。截至2023年初,理想汽车是较好实现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基本吻合的典型案例,这看似理所当然,实则难能可贵,算得上中国车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值得多数车企借鉴与学习。所以,相关车企也别老惦记着理想汽车的奶爸,关键要思考如何实现定义用户的快速落地与不断深化

理想汽车战略规划用户与实际购买用户的完美吻合,取决于三要素:深刻的洞察力、强大的执行力与及时的纠错力

易车研究院通过总结与分析众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发现,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能否吻合,主要取决于洞察力、执行力和纠错力:洞察力包括布局有潜质的新用户赛道等,诸如十年前的小镇青年车市蓄势待发,车企应积极布局,但截至2023年初,小镇青年车市大幅萎缩,这条用户赛道就不适合多数车企布局了;执行力包括产品功能的完美体现、市场营销的精准传递等,如聚焦整体收入不高但又要个性化的小镇青年,产品层面应重点思考如何挖掘一两个爆点,而不是面面俱到,营销层面自然得聚焦下沉车市;纠错力包括快速发现问题、准确优化问题的能力,诸如十年前的小镇青年购车节点主要在结婚,但目前小镇青年也不急于结婚了,2022年中国初婚年龄逼近30岁,如20岁参加工作,中间有漫长的单身岁月,即小镇青年的购车节点,也不断提前至参加工作,这时产品要突出的核心卖点不再是后排空间,而是外观、动力等;

理想汽车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完美吻合,也体现了上述三大要素:理想聚焦优质大叔用户,约等于大城大叔,理论上这条用户赛道目前也是蓄势待发,中国车市过去十多年的核心用户是小镇青年,但近十年小镇青年不断涌入大城市,年龄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初,多数已摇身一变为大城大叔,未来十年大城大叔的购车潜力大体会持续释放。至于执行力和纠错力,在过往大量的理想汽车官方宣传稿与李想本人的心灵鸡汤中,已有充分诠释,最完美的一句话就是李想是理想汽车的最大产品经理;

理想汽车之所以能有深刻的洞察力、强大的执行力与及时的纠错力,关键因素是有李想这个人。其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与无情的批评精神,在细节层面喜欢斤斤计较,不喜欢被拍马屁,身边不仅没有女秘书,连男秘书也没有,总是一个人背着包独来独往。在中国车市这样的领导不多,在国企圈根本找不到;

车企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把手之间的较量。李想带领理想汽车的快速崛起,对有竞争关系的车企的一把手,提出了更多挑战,如何更好赋能自身车企的洞察力、执行力、纠错力。魏牌要挑战理想汽车,魏建军首先要思考,长城汽车的洞察力、执行力、纠错力如何全面超越理想汽车,不要纠结于增程不增程、奶爸不奶爸、六座不六座等看得见的层面。退一步讲,在理想汽车没有崛起之前,长城的洞察力、执行力、纠错力在中国车市也是出类拔萃的。再退一步讲,理想的崛起,反向验证了长城思维

理想汽车的规划用户与实际用户的完美吻合,取决于“三力”(洞察力/执行力/纠错力),坚守于用户主线(奶爸/大叔)

车企战略规划到底是以青年、中年等用户为主线,还是以纯电、自动驾驶等产品为主线,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一是用户与产品一直在变,二是决定车企成败的因素绝不可能是用户或产品等单一因素;由于易车研究院不是技术性团队,缺乏对技术演变的深刻洞察能力,主要分析资源集中于用户,并基于用户构建了有自身特色的分析模式,所以,大家可以把我们视为“用户派”;

在与车企交流中,我们易车研究院会强调围绕用户主线构建企业战略体系的重要性;在分析理想汽车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聚焦奶爸、家庭等中年用户是其战略主线,并基于这条主线,探究如何更好挖掘增程、纯电、辅助驾驶等的技术潜力

<img src="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易车研究院,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章标签: # 理想 # 汽车 #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