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专用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专用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怎么写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调查报告:政策变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深远2.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3.东风汽车股票分析(东风汽车股票分析报告总结)4.汽车后市场分析5.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6.冷藏车物流行业怎么样?第一部分:市场细分与描述 对于目前各种类型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选择,在包括性能、安全、用途等综合考虑的条件下,根据消费者购车的侧重(利益)不同,汽车市场是如何细分的,比如追求性能性、追

1.调查报告:政策变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深远

2.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3.东风汽车股票分析(东风汽车股票分析报告总结)

4.汽车后市场分析

5.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6.冷藏车物流行业怎么样?

专用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专用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怎么写

第一部分:市场细分与描述

对于目前各种类型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选择,在包括性能、安全、用途等综合考虑的条件下,根据消费者购车的侧重(利益)不同,汽车市场是如何细分的,比如追求性能性、追求商务型、追求舒适型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维度对汽车市场进行细分与描述研究。

第二部分消费态度与偏好

不同细分市场下,不同消费者对于各种车型的偏好与态度等,以及消费者对汽车的购物行为与消费习惯、使用习惯等方面调查研究。

第三部分:市场结构与特点

汽车行业的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情况,比如哪些汽车行业之间的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等,不同竞争之间的关系,不同品牌之间是如何竞争的。

第四部分:品牌形象与定位

不同品牌汽车在消费者心目的形象是怎样的,是如何定位的,如何获取消费者的认可等。

调查报告:政策变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深远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插电式混动车、增程式电动车、纯电动汽车。下面我来说说这几种车型的发展现状:

首先,插电式混动车辆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作为传统车辆来

使用,可以视为新能源车辆的过渡方案,使用环境已无限接近燃油车,使用体验已无限

接近纯电动车。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插电式混动是在原

本的燃油车基础上进行改动,所投入的成本

较小,可投产的时间周期更短。因此很多车

企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插电混动产品。

主要缺点:由于插电混动车辆是在原车型的基础上

在增加了一套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和电

机等,所以对比传统车型,车重会显著增加。

其次,增程式电动车的主要优点,是车辆的发动机会一直工作在最有效率的区

间,会比较容易达到经济的油耗水平;车辆由电机直接驱动,在使用体验上可以获

得电动车的使用体验,即可以获得恒定扭矩

输出,线性的加速;是车辆仍然靠加注燃油,

驱动内燃机来产生能量,因此没有纯电动车

的里程焦虑。

主要缺点:

增程式电动车的缺点同样也很明显,主

要包括以下两点:首先因为仍然是靠电动机

驱动车辆,虽然在城市道路工况可以获得较

为经济的能耗,但是受限于电动机的工作原

理,而且车重较重的原因,车辆在高速道路

行驶时能耗表现较差。其次,因为车辆需要消耗燃油,依靠增程式电动车产品,还是无

法摆脱对石油能源的依赖。

最后,纯电动汽车因为使用了电动机,

可以直接解决内燃机车辆的发动机噪音,抖

动,排放问题。在使用成本上,用电成本通

常只有用油成本的一半左右,如果考虑晚间

谷时电量,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同时对于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也有帮助。在后期的车辆

使用保养方面,对比燃油车需要更换,清洗

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电动车只需要定期检查

电池和电机等组件即可,非常便利。

主要缺点:

纯电动汽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续航里

程短,主流的续航里程在 500km 左右,考虑

到其他车载用电器的电耗和高速情况下电耗

增加,实际情况中这样的续航里程只能应付

日常的通勤。如果要应对中长途的出行,那

么旅途中的充电就无法避免了。这就引出了

电动车使用的另一个问题,充电时间过长。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4月23日,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延长期限、温和退坡、设置上限、鼓励换电等,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多个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如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万元,深圳增加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指标,江苏支持无车家庭购买首辆新能源汽车,等等。在此背景下,木仓科技旗下媒体车友头条推出“补贴政策落地,你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了吗?”的网络调查,以了解消费者的看法。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量为1005份,因被访者来源于网络用户,其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被访人群特征:换购和增购消费者超过首次购车群体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5名被访者中,性别分布非常不均衡,其中男性被访者高达八成以上;年龄段分布相对来说较为均衡,从“60后”到“90后”的主流消费人群均有参与;从地区分布来看,受访者也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及农村地区。

在对被访者车辆拥有情况及购车计划的调查中,高达74.93%的被访者表示“两年内有购车计划”,而其中半数以上为有车族。由此可见,市场刚需仍然大量存在。

在接下来对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的进一步访问中,车友头条发现换购和增购人群已占到大多数,两者合计占比为53.78%,而首次购车的群体占比为46.22%,低于再次购车群体。这也与我国近年来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相吻合。

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后,车友头条发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的被访者在购车计划上有所差异。其中,首购人群中来自“90后”的年轻消费者占了半数以上,远高于其他年长消费者;而换购人群中则以“60后”和“70后”为主力消费群体;增购群体中“80后”最多。分地区来看,差异不太大,但仍可看出农村地区消费者换购意愿略低。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增购群体认可度最高,一线城市购买意愿最为强烈

那么,在上述高达七成以上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中,他们是否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呢?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会购买”的占41.43%,“不确定”的占41.70%,而态度鲜明地表示“不会购买”的仅为16.87%。这个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从近两年每年超过100万辆规模的市场销量上也可以看出私人购买力大增。

另外,从首购、换购、增购三种不同的购车群体来看,调查结果表明,增购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最高,明确表示“会购买”的占比高达53.61%,而首购群体意愿最差。分年龄段和地区来看,年龄越大接受度越高,“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高于其他城市。

由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需求,北京等一线城市对汽车的限行限购已成常态,但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购措施则逐渐放宽,如北京对纯电动汽车采取不限行政策,上海所发放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不需交纳高额的牌照费,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则无需摇号,并优先办理入户、年检业务。因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更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54.91%的一线城市被访者明确表达了会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类别选择:插电混动获偏爱,一线城市更青睐纯电动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其中纯电动汽车因在行驶过程中具有“零排放”的优点,被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大力推广;而插电混动汽车虽然也在政策鼓励范围内,但推广力度相比纯电动要小很多。在车型使用方面,两者相比差别很大,纯电动汽车仅搭载动力电池,一般需要长时间充电后才能行驶,且续航里程不利于长途行驶;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搭载传统动力与电驱动,兼具燃油车和纯电动两种特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纯电动还是插混车,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能源汽车有购买意向的被访者中,高达56.71%的消费者表达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选择意愿,而获政策偏爱的纯电动仅有21.88%的被访者表示愿意接受。

此外,从不同年龄段人群来看,“90后”对插电混动最为偏爱,占比高达64.67%;“80后”选择纯电动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占比超过三成。

从不同地区人群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纯电动的选择意向高于其他地区,占比超过三成;而不同地区消费者在对插电混动的选择上则没有太大差异。

同时从选购价格来看,对纯电和插电混动的选择在部分价格区间上出现了分化,5万元及以下选择纯电动居多,13~15万元选择插电混动居多,而在20万元以上车型中则选择纯电动的要多于插电混动。

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补贴后10万元左右最符合消费者期望值

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扣除补贴后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是多少?调查显示,在此次对新能源汽车有购买意向的被访者中,近九成被访者表示扣除补贴后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是20万元以下,其中价格在10万元上下的车型成为主流选择,尤以6~12万元接受度最高,合计占比为45.85%。

分不同购车群体来看,部分价格区间的选择出现了分化,首购人群倾向于低价位,换购和增购人群倾向于较高价位。这也与前述被访人群特征相吻合,首购人群多为“90后”年轻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上自然没有中年消费者更加充裕。

分不同地区来看,规模越大的城市选择高端车型的比例越高,农村地区则倾向于价格更便宜的车型。

经查询发现,目前大多数厂家公开标注的价格为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从目前市面上比较畅销的几款车型来看,纯电动车型中的比亚迪秦EV和北汽EU5补贴后价格均为12.99万元起,广汽Aion S补贴后价格14.68万元起;插电混动中的荣威i6 PHEV补贴后价格为14.78万元起,而4月份销量排行榜中的迈腾GTE、探岳GTE、帕萨特PHEV、唐PHEV等多款插混车型补贴后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主流车型的价格都普遍高于消费者的预期。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要考虑因素:价格、安全性、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共同左右消费者的选择

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我们的问卷设定限选三项的前提下,被访者给出的答案非常分散,表明他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考虑因素有多个。其中,车辆价格、安全性、充换电便利性排在前三位,均获得高达四成以上的投票;其次产品性能、使用成本、鼓励政策也是左右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那么,不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调查结果显示,在127名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被访者中,他们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安全性差等方面。近年来,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更加重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顾虑。

最能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心的政策因素:减免税费、加大补贴、不限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打出了多项鼓励政策“组合拳”,除了资金补贴外,减免购置税、车船税等政策已经持续了多年;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减免使用费、不限购限行等措施,以此助推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那么,上述哪些政策因素最能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心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减免税费(如购置税、车船税等)、减免使用费(如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等)、购置补贴、不限行等政策都颇受被访者欢迎。

分不同地区来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对不限行和不限购的呼声最为强烈,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对于减免税费和使用费方面,其他城市地区要高于农村地区。

进入202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多个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但鉴于一线城市交通状况的特殊性,目前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仍然采取限购措施。尽管如此,但对新能源汽车放宽限行限购已成共识,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年已经增加了车牌供给量,深圳也宣布增加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指标。

补贴退坡对购车计划的影响: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有影响,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

新能源汽车最新补贴政策于2020年4月23日正式发布,新政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退坡后,符合条件的纯电动乘用车2020年补贴标准为1.62~2.25万元/辆(注:2019年为1.8~2.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补贴标准为8500元/辆(注:2019年为1万元)。按照平缓退坡的原则,每辆车减少的补贴额度仅为1500~2500元。

那么,究竟有多少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呢?补贴退坡会影响他们的购车计划吗?在接受本次调查的753名有购车意向的被访者中,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占比为35.72%,其中大多数人仅“了解一点”;表示“不了解”的占64.28%,其中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

同时,在上述被访者中,近八成人表示补贴退坡会影响他们的购车计划,其中超六成认为“有一定影响,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超一成认为“影响非常大,不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超两成表示“不影响,退坡幅度较小,可以接受”。

分不同地区和购车群体来看,影响较为广泛的是处于二线以下的城市,对增购人群影响相对较小。

30万元以上车型取消补贴对购车计划影响大,“换电模式”认知度有待提高

在四部委近期发布的2020版补贴新政中,规定售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不补贴,同时“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那么,这条新规是否会让消费者改变购车计划,并转而考虑换电车辆呢?

在车友头条发起的本次调查中,仅有30名被访者表示会接受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有效样本量偏小,由此得出的结果仅供大家参考。该项调查结果显示,76.67%的被访者认为有影响,其中大多数人表示会重新权衡。

然而,仅有极少数人会转而考虑换电车辆,其他大多数人不考虑换电车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换电网点少,其次认为可选车型少、担心安装不牢靠、不了解这种模式等也导致大部分消费者不考虑换电车辆。

事实上,目前推广“换电模式”的厂家确实不多,我们知道的有北汽新能源、蔚来是一直都在大力推广换电模式的整车企业,其他大多数厂家还没有大规模介入换电领域。不过,近期有消息称,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也透露了将要推广换电模式的规划。预计不远的将来,随着更多产品的投放,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换电模式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另辟蹊径。

结论

车友头条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尽管当前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表现不景气,但未来两年内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且再次购车用户已成为我国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方面,我国政府多年来的努力推广获得了显著成效,已经为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并逐渐接受,尤其是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更是青睐有加。

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接受度方面,由于动力电池成本高企不下,当前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仍然普遍高于消费者的预期,这同时也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担心安全性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性能不佳等诸多因素叠加,也令一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可以说是力度空前,尽管目前市场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换,但政策仍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减免税费和使用费、大额补贴、不限行限购等优惠政策,都能诱惑一部分消费者抛开成见,成为一名新能源汽车的准车主。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一旦变动,对消费者购车计划产生的影响也往往非常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本次调查中得到了超半数受访者的大力支持,远远超出纯电动,这个结果颇为出乎意料,与市场销量上所表现出来的数据相左。参照中国汽车工业协发布的2019年产销数据可以看到,在去年所售出的120.6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3.2万辆,尽管纯电动汽车中包含了一部分政府采购、网约车、租赁车等,但两者仍然相去甚远。(注:本次调查为网络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郑雪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东风汽车股票分析(东风汽车股票分析报告总结)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

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

——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

——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

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

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辅助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大发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

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

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

——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

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

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

——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

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

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

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

“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

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政府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

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

——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

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

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

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

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汽车后市场分析

引言

本文将对东风汽车股票进行分析,并撰写一份东风汽车股票分析报告。东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其股票一直备受关注。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对东风汽车股票进行综合分析,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该股票的投资价值。

一、东风汽车的公司概况

东风汽车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东风汽车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早与外资合作的汽车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

东风汽车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产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等多个细分领域。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二、东风汽车的财务状况

东风汽车的财务状况稳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数据,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净利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适中,偿债能力较强。

东风汽车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有助于东风汽车实现更多的业绩突破。

三、东风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东风汽车在中国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公司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与此同时,东风汽车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合资合作项目帮助东风汽车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四、东风汽车股票的投资建议

根据对东风汽车的综合分析,我们对该股票的投资建议如下:

1.长期投资:考虑到东风汽车的良好财务状况和市场竞争力,建议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策略,持有该股票。

2.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东风汽车在该领域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情况。

3.注意行业风险:汽车行业受到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注意行业风险,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东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有很大的潜力。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全面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并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2020年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经营模式

目前,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成功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五种:一是专注轮胎的门店模式,代表企业是美国的DISCOUNT TIRE;二是专注换油服务的门店模式,代表企业是Grease monkey(油猴);三是前店后厂,综合维修的模式,代表企业是德国的ATU;四是汽配门店服务连锁,盈利性最强的汽配连锁是美国的O’Reilly Auto Parts;五是极致效率的洗车服务门店,代表企业为德国的Mr.Wash。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有所恢复

目前,世界汽车租赁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汽车租赁业的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服务行业,日趋突出的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效益规模化是全球汽车租赁业发展的潮流,从业务形式来看,国外汽车租赁企业已经开拓了相当数量的业务渠道和服务形式。在经营性租赁的基础上,同时开展融资性租赁、二手车销售、车辆保险等多种与之相关的业务。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租赁市场逐渐从疫情打击中恢复,收入规模达7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70%。

——全球汽车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5%

汽车用品依托于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是整个汽车后市场中的重要环节,在全球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之下,汽车保有量也随之持续提高,这为汽车用品市场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2018-2021年,全球汽车用品市场稳定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4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6.5%。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6000亿欧元

根据麦肯锡咨询2018年发布的《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IN 2030》,2017年度全球汽车后市场的规模体量约为8030亿欧元。麦肯锡的统计口径主要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和汽车养护与维修,从全球汽车后市场各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三者约占整体市场的80%,按此比例测算,2017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规模约10038亿欧元。

从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速度来看,2017-2021年复合增速为15.2%。鉴于中国市场近几年迅速发展,预计全球汽车后市场增速将略低于中国市场增速,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增长,2021年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794亿欧元。

全球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领先的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如US Auto Parts Network,Inc.和CarParts.com,将在未来几年拉升全球汽车后市场需求,在线汽车后市场业务在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巨大的潜力。此外,预计汽车零部件在线销售的增长将为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未来,政策变化是汽车后市场产业推进的最大推力,汽车电动化也将催化汽修产业变革,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将布局汽车后市场终端。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冷藏车物流行业怎么样?

汽车行业经历2001-2010年十年行业高增长黄金时代后,当前中国汽车行业逐步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此阶段行业体现出三大特征:行业增速放缓、保有量提升、厂商产能过剩。

汽车行业兼备周期与成长双重属性,行业增量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汽车行业结构性机会犹存:成长属性方面,深度挖掘由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以及后市场带来行业革新机会,周期属性方面,仔细甄别部分子板块周期性轮动与复苏带来的机会;

短期而言,增量红利消失使得行业分化显现(车型、国别品牌、厂商分化),未来随着销量增速进一步放缓,龙头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将渐遭淘汰,强者恒强格局日益凸显。叠加政策大环境支持,未来行业分化是主旋律,短期结构性机会犹存,长期把握智能化和新能源两条主线。

扩展资料

1)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核心资产的赛道龙头: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华域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

2)进口替代加速,成长稳健的优质零部件: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星宇股份、岱美股份、爱柯迪等;

3)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存量市场空间大: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玲珑轮胎、安车检测、五洋停车等;

4)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此主线下的推荐标的有保隆科技、德赛西威、科博达、三花智控、中国汽研等。

2023年一季度冷藏车市场有所回暖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终端上牌数据,2022年冷藏车累计销售5.2万辆,同比下降34.9%,是近年来冷藏车市场的首次下降。2023年一季度我国冷藏车累计销售13445辆,相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10.3%,冷藏车市场有所回暖。

轻型冷藏车占比最高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终端上牌信息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冷藏车销量中,轻型车最受欢迎,占66%的市场份额;重型冷藏车其次,市场占比达23%;微型冷藏车占比9%。

柴油冷藏车仍为市场主体

冷藏车根据动力来源主要分为柴油型、汽油型、纯电动型、混合动力型等。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 2022年热销冷藏车各动力来源占比中,柴油冷藏车占比超过83%,汽油型占比为11%。

北汽福田冷藏车销量最高

目前,我国冷藏车行业市场中北汽福田销量最高,2022年销量达1.6万辆,其次为一汽集团,冷藏车销量6618辆,仅为北汽福田的40%,江淮汽车销量5557辆。其余企业不足5000辆。

冷藏车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新能源等趋势发展

随着食品冷链、生鲜电商等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促进了我国公路冷藏运输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多地区、多领域出台涉及冷链物流政策,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将逐渐完善,冷藏车行业监管将逐渐加强,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冷藏车市场品质意识将不断增强,冷藏车将朝着轻量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冷藏车的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藏车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文章标签: # 汽车 # 市场 #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