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政策 汽车政策

大众id4x和比亚迪宋的区别-大众id4x和比亚迪宋

tamoadmin 2024-08-27 人已围观

简介1.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2021年“叫好不叫座”的八款车2.颅内高潮后,重新审视大众ID.43.大众ID.4 X卖不动,这是为什么?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2021年“叫好不叫座”的八款车虽说销量是实力最直观的反馈,但2021年国内市场依然诞生了不少销量一般可口碑不错的优质车。它们要么性能强悍、要么设计新颖,要么是主机厂划时代的新作,是媒体也是部分懂车人眼中“不可多得”的好车,但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

1.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2021年“叫好不叫座”的八款车

2.颅内高潮后,重新审视大众ID.4

3.大众ID.4 X卖不动,这是为什么?

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2021年“叫好不叫座”的八款车

大众id4x和比亚迪宋的区别-大众id4x和比亚迪宋

虽说销量是实力最直观的反馈,但2021年国内市场依然诞生了不少销量一般可口碑不错的优质车。它们要么性能强悍、要么设计新颖,要么是主机厂划时代的新作,是媒体也是部分懂车人眼中“不可多得”的好车,但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在试乘试驾结束后得到的答案却是: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

下面八款车就是典型:

新能源系列

大众ID.4

MEB平台加持,大众电气化首秀之作。顶着N个光环的大众ID.4系列,凭借南北大众两台车——ID.4X和ID.4 CROZZ,11月销量才勉强破万,这还是ID.4家族上市以来的最佳成绩。

作为一个深度体验ID.4X长达两周的媒体人,有一说一,ID.4系列确实是一款好车,它不仅改变了大众在我心中刻板、廉价的内外饰设计形象,也扭转了我对电车缺乏行驶质感、操控乐趣的固有认知。

可是,任凭你夸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就是不买单。为啥?

在新能源汽车潜在用户的需求排名中,设计、性能、续航一定位列前三,而这恰恰是ID.4的短板所在,造型没有特斯拉、蔚小理炫酷,8秒级零百加速成绩也无法匹敌Model 3和比亚迪汉,500+公里续航在同级也不算出众。

一句话,中庸让大众燃油车受益,却也成为大众电动化致命的短板。

福特Mustang Mach-E

在所有传统主机厂打造的电车之中,福特Mustang Mach-E一定是最耀眼的车型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它基于福特最负盛名的Mustang系列跑车打造,也因为其时尚、炫酷的设计,以及3.65秒的极致零百加速,再加上26.5-37.99万售价,如果没有特斯拉Model Y,或许Mach-E真能迎来“车生”巅峰。

作为多数用户30万级电动SUV绕不过去的选项,Model Y几乎具备了Mach-E所有的优势,而Model Y更实用的大空间、更智能的驾驶以及更高的格调,Mach-E差之远矣!

一句话,不是Mach-E不努力而是Model Y太强大。

奥迪e-tron

在宝马未推出iX之前,奥迪e-tron一定是BBA电动SUV中最懂豪华的哪一款,虽然性能不算抢眼,但其整体行驶质感、用料豪华感、细节上的实用性绝非特斯拉、蔚小理这类新势力可以比拟的。

对于那些认可BBA车标、需要绿牌和豪华感的用户来说,奥迪e-tron是不多的优质选项之一。

问题是BBA太高傲了,还沉溺于燃油车时代极高的品牌溢价之中,都国产了还要卖50万。即便是现在,宝马iX、奔驰EQS依然保持相似的定价逻辑。

给一句忠告:BBA,时代变了!

威兰达PHEV

万万没想到,传统车企第一款跑进5秒的家用SUV,不是大众不是福特等欧美车系,而是一向以经济性著称的丰田。

威兰达PHEV竟然将一辆家用紧凑型SUV拉进了“5秒俱乐部”,零百加速仅需5.92秒。按理说如此强劲的性能,配合丰田出众的空间利用率和燃油经济性,热销不难啊。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威兰达PHEV自上市以来,月销不过千辆,不到威兰达燃油车的一个零头。

归根结底还是价格高了,25.88万起售,顶配接近30万,有这个钱为啥不买个特斯拉Model Y。何况,相同定位,实力相近的宋PLUS DM-i已经把价格控制在20万以内了。丰田还是踏踏实实做经济性,性能还是交给自主品牌和德系车吧。

燃油车系列

奔驰C级

8月,当全新一代奔驰C级焕新上市后,无论媒体还是消费者对新车都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延续了S级精髓的内饰布局,让人不得不感慨:终究是,还是奔驰最懂国人想要的豪华感。

面对爆棚的口碑,新C级并没有用亮眼的销量予以回应。自8月上新,C级销量一直在7千左右徘徊,别说对比过去超1.5万的月销,即便和当下老对手A4L、3系相比,C级的销量也相去甚远。

为啥?

当你真正到4S店试驾过新C级,你就无法理解一款没有太多优惠,落地超36万的豪华B级车竟然还是1.5T发动机,除了豪华感,新C级在3系、A4L面前似乎并没有太大优势。

八代高尔夫

当八代高尔夫一如既往维系着钢炮的性能,当八代高尔夫一扫短板,开始搭载10英寸大屏+10.25英寸液晶仪表,换装全新高质感内饰向电气化跃进,你就知道痴迷大众的80后有多热泪盈眶。

可问题是现如今又有多少高尔夫的死忠粉,纯粹为乐趣、玩车而买单,面对高尔夫狭小的空间,又如何满足家用化需求。

所以,即便高八好评如潮,月销始终难以突破至5千。

标致508L

在“叫好不叫座”系列里,一定有法系车的一席之地。

作为标致的当家旗舰508L就是典型:法系经典设计、科技化内饰,配合法系强大的底盘调校功底;今年8月,2022款标致508L又对配置和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综合实力达到主流合资B级车水准的新508L依然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最高月销不过千余辆。卖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就两点:一方面受累于法系江河日下的品牌力;另一方面,508L没有足够鲜明的标签,它既没有凯美瑞的均衡,雅阁的高颜值,也没有阿特兹的操控,唯一的无框车门亮点被取消后,关注度也直线下滑。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一百万以内,阿尔法·罗密欧应该算是唯一一个为极致运动不向舒适妥协的车企吧。

比如阿尔法·罗密欧 <a class="baikekeyl" href="s://car.yiche/aerfaluomiougiulia/" tit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天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颅内高潮后,重新审视大众ID.4

上周最高光的车型,非?大众ID.4莫属。

从11月3日晚上发布到11月5日亮相进博会,大众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风头一时无两。背后大众在纯电领域的布局和野望,经各路媒体解读后,也让人浮想联翩。

空气中弥漫着乐观,仿佛ID.4的成功已是大概率,ID系列更大的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

只是,颅内高潮过后,抛开“巨头转身”、“重塑格局”等老调不谈,重新审视产品及市场本身,很多事情并不似描绘的那般轻松写意。

与不少跨国车企在国内推出新能源产品时的心猿意马不同,ID.4对大众的分量够重。

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各自版本(一汽大众版本为ID.4?CROZZ,上汽大众版本为ID.4X)的同步推出,便可看出其中急切,以至于大众无心按惯常操作,让两家合资企业一方先行试水另一方再行跟进,或两方通过差异化产品入场。

这份急切情有可原。南北大众目前推出的纯电产品,包括高尔夫、朗逸和宝来纯电,确实有些敷衍,即便以“油改电”的标准衡量,不到300公里的续航,也显得太不够看,与大众在电动化上表现出的慷慨豪迈极不匹配。

推出一款正经的电动车,多少有点让事情迅速翻篇的意思。

更何况,为打造ID系列,大众已经下了血本,而且还将继续出血。号称烧掉70亿美元打造的MEB平台,内部组建的万人软件团队,耗资170亿人民币专门建造的安亭MEB工厂,以及接下来4年据称超过150亿欧元的追加投资等,传递的信息都是:在电动车上,大众要赌把大的。所以,ID.4作为头炮,不响也得响。

对行业而言,这一炮已然非同凡响。燃油车霸主大众不再玩票,带着正经的电动车加入战团,自然谁都要掂量掂量。而且,大众ID.4在前,车企尤其是跨国车企们,估计谁也不敢再拿半吊子的电动车出来糊弄。由此带来对国内电动化的提速效应,不能忽视。

大众在发布会上将ID.4称为Game-changer,要改变行业玩法,不少人也将ID.4冠以年度最重磅车型的称号。

对企业、对行业而言,可能多少如此。

不过,截至目前,一切都只是颅内推演的结果。不管改变玩法还是年度最重磅,卖方角度的推演,最终都得通过买方的反馈来验证。

这段观察期里,可暂且称之为年度颅内最重磅车型。

ID.4的发布能引起那么大动静,低于外界预期的价格,功不可没。

补贴后不超过25万的预售价,即便是买辆同尺寸、挂着大众标的燃油SUV,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觉得贵,更何况普遍比同级燃油车贵几万块的电动车。

而且,25万还是带电84度、续航550公里的高配价格,意味着届时大众只需略施小计,将入门版本定在类似19.XX万,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布已经杀入20万区间。

如此操作,高配长续航版价格直接看齐特斯拉Model?3标准版,其他版本用来压制游弋在20万上下的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电动车,很典型的大众路线。

只是,大众还是那个大众,不过市场却未必是大众熟悉的那个市场了。

看看过去几个月电动车市场的格局。Model?3和宏光MINI?EV一高一低,拿走了超过三成的份额。再刨去其他低端车型和部分走高端路线的新势力,本该扮演销量中坚的15-25万区间,似乎成了市场中的最弱一环。如果再拉近到ID.4即将进入的紧凑级SUV市场内,则销量更加惨淡。

是因为埃安V,宋EV,哪吒U,威马EX5们都太差?

准确点说,是因为它们还不够好。

过去几年的行情已经告诉我们,新能源市场即便不说政策“催熟”,也至多算个培育中的市场。这种市场的一大特性,便是依赖爆款带节奏。

Model?3之前,没人料到中级车会成为爆发点,可如今随着小鹏P7、比亚迪汉、极星等加入战团,却成为电动车市场最具活力的板块。

MINI?EV同样如此,在微车摇摇欲坠之际祭出奇招,让整个细分市场重又焕发生机。

甚至蔚来、理想等,也都凭借独树一帜的打法,生生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也正是这些“孤胆英雄”,定义了这个阶段电动车真正的市场。高达八九成的私端客户比例,便是证明。市场中多数“随大流”的产品,销量中能有三四成流向个人消费者,已算了不得的成就。

那么问题来了,大众ID.4能成为中端市场内缺失的那个“孤胆英雄”么?

恐怕不太乐观。

目前为止,凡是能带节奏的,要么在特定人群中筑起了强大的品牌光环,要么精准捕捉了市场中的特定需求,或者兼而有之。审视Model?3、MINI?EV、理想ONE、蔚来ES6们,无不如此。

而且,它们之中,除了MINI?EV在下沉市场收割,其他无一例外都指向了一、二线尤其限牌城市。强如Model?3,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天津六个限牌城市的销量也占去六成,离爆款车型通常呈现的“遍地开花”之势,还差得远。

这也说明,电动车离完全由需求驱动的市场,还有距离。现阶段要想占住位置,除了硬着头皮在限定市场中抢人头,别无他法。

大众肯定意识到了这一点。

ID.4从产品到营销,处处洋溢着年轻和时尚气息,看得出想努力摆脱大众过往形象,贴近大城市中乐于接受新事物的那群人。

ID4宣传海报

只是,他们真的会在买电动车时优先考虑大众吗?不太确定。品牌变潮变酷变前卫这种事,很难说能在一两年时间里实现。

无法像Model?3那样自带品牌光环,只能在产品上努力了。

基于已经透露的信息,ID.4无疑足够扎实,但似乎总少了些兴奋点。

84度电池,高配550公里的续航,在这个价位上,妥妥的主流水平,挑不出毛病。

外观、内饰比较讨喜,相较大众燃油产品甚至算得上出挑,其中不乏半隐藏式门把手、集成了换挡旋钮的液晶仪表屏这样的巧思。不过,要说出彩,也有些勉为其难。没办法,过去几年,电动车已经把人们的审美眼光都拔高了一大截。

大众言必提及的MEB平台,过往算是不错的品质背书。不过,在豪华品牌、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们都在讲平台故事的今天,已经算不得稀奇。

智能化是大众预想的发力点。ID系列全新的集约式电子电气架构、自研操作系统及整车OTA,理论上甚至可与特斯拉一战。然而,先行在欧洲交付的ID.3频频爆出软件bug,说明现实仍然骨感。传统车企转型成科技企业,着实不易。

并不是说大众ID.4毫无亮点。只是,以带节奏的标准衡量,亮点总还不够亮。

实在说有什么当前市场中稀缺的特性,可能还是大众标带来的那份踏实和安心。

这种特性的价值,不用怀疑。只不过,在成熟市场中,它是成功的保障,而在一个远未定型的市场中,它想被充分认知很难,成为致胜的武器更难。

难征服一二线城市的新锐人群,那其他人会买单吗?

可以预见,大众品牌在不那么年轻的人群中和不那么热门的城市中,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ID.4也能满足他们对一辆大众SUV的所有要求,甚至还有不少惊喜。当然,南北大众羡煞旁人的庞大销售和服务网络,也能确保将车卖给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前提是,如果他们需要且愿意花20来万去买一辆电动车的话。

退一万步,即便他们既需要又愿意,难保吃掉的不是自家燃油SUV的订单。这种局面,最起码大众和大众的经销商们,当下是不太乐意见到的。

这种稍显尴尬的错位,将是ID.4在一段时间内必须要面对的。

努力想取悦的那群人未必看得上自己,看得上自己的,缘分却又没到。

所以,ID.4的销量要想追得上自己的市场声量,难度不小。

好在大众自己还算清醒,并没有指望ID.4一炮而红。

官方称要“稳扎稳打”,在2025年左右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领导品牌。为此,会在接下来几年投放8款ID系列车型,南北大众各4款,已然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

销量层面,预计?2020?年?ID.?车型交付2?万辆,2021?年?10?-?16?万辆,2025?年?60?万辆,谈不上保守但也不算太激进。

看得出,一贯沉稳的大众,要继续稳下去。

眼下先占住身位、盯住市场,待时机到来时,在平台能力、质量体系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自然会发挥威力。

惟愿这个等待期不会太长,否则殷实如大众,也未必吃得消。

说到底,ID.4虽然光鲜,当下终究是面子;途昂、探岳、途观们,才是实实在在的里子。

面子挂不挂得住,还得看里子够不够结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ID.4 X卖不动,这是为什么?

和大众的汽油车一样,ID系列产品在产品定义上依然是大众擅长的不张扬的正当路线。产品设计不追求完美、时尚、夸张,而是力求符合大众目前的产品设计方案;驱动力指标值不追求激进的完美,耐力和加速就够了;智力层面,用起来还行,不求有功。甚至安全驾驶的分层也是为了符合大众一贯的分层特征,不生硬,不冒险。ID系列产品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上处于守势,就必须取长补短,很大程度上开发设计自己现有的客户,开发设计自己很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而不是去和特斯拉、蔚来PK智能系统。

大众ID.4不卖国产车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因为贵。我测试过id4,觉得产品力还可以,但是性价比不高。本来就带了大众的光环,所以应该会有些市场。但当时卖20w(最低价,基本没有量产)。如果不打折,买个低价要24w。现在可能有优惠,优惠16-18w。买的人也是少数。你觉得大众品牌在纯电动市场能有多大的溢价,让你至少多花5w买一辆合资纯电动suv,旁边亮着地板价的宋plus卖18(而且和宋比,id4续航时间不如宋,比宋低)。

包括日系在内的合资企业想要在新能源领域咬下一块肉,就必须抛弃自己高人一等的想法。市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事实上,大众这个溢价能力不高的品牌,近几年在油汽领域连自己10-20w的空间都保不住,反而在拼命往10w以下扩张。我们以南北大众ID ?4为例。今年大众ID.4 CROZZ月销量共计3960辆;大众id ?. 4x ?1-6月共销售3494辆。

其实看起来销量不高,但是大众ID.4 CROZZ月销量2191辆!这说明销量呈现快速增长,车辆走势图也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的确,大众的ID系列没有燃油车火!根本原因是?惯性思维?!当我们购买大众汽车时,我们首先想到的通常是燃油车!所以就算店里的销售告诉你怎么介绍,大家选择燃油车的几率还是最大的!但如果只是想买新能源车,就直接去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品牌。这就是惯性思维!

文章标签: # 大众 # 市场 # 电动车